|

|
|
日前,国网能源研究院发布《中国能源电力发展展望2019》(以下简称“电力展望2019”)认为,电力需求仍有较大增长空间,2035年之前将保持较快增长,2050年将在当前水平上翻一番。
进入21世纪以来,新一轮能源革命在全球蓬勃兴起,解决能源可持续供应和应对气候变化是世界各国共同的使命。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是推动我国能源革命的本质要求,其中,清洁低碳和电气化是重要趋势和特点。
国网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董事长(院长)、党委书记张运洲表示,基于对我国能源转型趋势和规律的深刻认识,国家电网公司预计,到2050年我国能源发展会出现“两个50%”,在能源生产环节,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的比重(能源清洁化率)超过50%;在能源消费环节,电能在终端能源消费中的比重(终端电气化率)超过50%。
《电力展望2019》认为,出于实现温室气体和污染减排、提升终端能源利用效率等原因,电力将在能源转型中发挥愈加重要的作用,以绿色、高效为特征的新一轮电气化趋势已经显现。
《电力展望2019》认为,2025年、2035年、2050年全国全社会用电量,将从2018年的6.9万亿千瓦时,分别增长至约9.4万亿-9.8万亿、11.5万亿-12.5万亿、12.4万亿-13.9万亿千瓦时。建筑部门是电气化水平提升最快的部门,工业部门仍将长期是我国最重要的电力消费部门。2050年,我国人均用电量将达到约8800-10000千瓦时。
《电力展望2019》预计,2035年、2050年电源装机总容量将分别达到40亿、50亿千瓦左右。风电和光伏发电将逐步由电源增量主体演进为存量主体,常规电源将长期在电力平衡中发挥重要作用。
“煤电装机容量预计于2030年前后达峰,但将长期在电力系统中发挥‘压舱石’作用。”国网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副院长)、国网能源互联网经济研究院院长王耀华发布报告时说。
随着电力负荷的较快增长、高比例新能源的接入,对电力系统灵活性提出了更高要求,电力平衡将成为电力系统规划运行的关键。
为此,专家建议,应将需求侧资源纳入电力平衡用足用好;统筹考虑电力供应总成本和新能源利用率平衡点,合理安排新能源规模,新能源的发展规划和消纳利用应从全局出发,努力降低电力供应总成本。
同时,应优化电源结构,尤其要做好灵活性资源的规划与市场激励机制建设;电网发展要继续提升大范围资源配置能力和资产效率效益,继续开展农网改造,补齐贫困地区电网发展短板,有序推进“煤改电”;发挥技术创新引领作用。
- 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国电机工程学会
- 国家核电技术公司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 火力发电分会(电机工程学会)
- 火力发电分会(中电联)
- 中国电力规划设计协会
- 中国电力建设企业协会
- 华润电力控股有限公司
- 国电电力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 华能国际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 大唐国际发电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华电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 山东黄台火力发电厂
- 中国华电集团发电运营有限公司
- 内蒙古蒙电华能热电股份有限公司
- 园通火力发电有限公司
- 广西柳州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 株洲华银火力发电有限公司
- 内蒙古岱海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 山西漳山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 湖北华电黄石发电股份有限公司
- 黑龙江华电佳木斯发电有限公司
- 陕西蒲城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 福建华电永安发电有限公司
- 开封火力发电厂
- 华电国际邹县火力发电厂
- 中山火力发电有限公司
- 山西阳光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 国电长源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 山东新能泰山发电股份有限公司
- 宜昌东阳光火力发电有限公司
- 扬州火力发电有限公司
- 太仓港协鑫发电有限公司
- 甘肃电投张掖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 陕西渭河发电有限公司
- 国投钦州发电有限公司
- 大唐淮南洛河发电厂
- 国电丰城发电有限公司
- 靖远第二发电有限公司
- 国华绥中发电有限公司
- 元宝山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 开封火力发电厂
- 云南华电巡检司发电有限公司
- 云南华电昆明发电有限公司
- 国投宣城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 山东黄岛发电厂
- 国投北部湾发电有限公司
- 西北发电集团
版权所有©火力发电网 运营:北京大成风华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京ICP备13033476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12478 本网站未经授权禁止复制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