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新闻]西安热工院《热力发电》入... [电力科技]南方五省区2月全社会用电... [学术交流]广东公司“五学”打好理论...
首页 >> 技术 >> 环保专题
国家电网公司积极回应风电“上网难”
时间:2010-02-02 16:33:50

         ↓底部

      国家电网公司积极回应风电“上网难”

      针对业界反映强烈的风电等清洁能源上网难问题,国家电网公司副总经理
舒印彪首次做出正面回应“近年来我国风电发展速度大大超出规划;而风电等可
再生能源发电具有间歇性、随机性、可调度性低的特点,大规模接入后对电网运
行会产生较大的影响。”

      舒印彪是在1 月31日结束的国网能源研究院“能源经济发展”论坛上做上
述表示的。他告诉《经济参考报》记者“国家电网将着力推动电网发展方式转变,
支持风电等可再生能源健康发展。”

      电网成为推进风电发展的关键

      “电网已成为推进风电发展的关键环节。”舒印彪说,风电上网难的问题
经媒体反映已引起包括中央高层在内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中国如何让风电等清
洁能源发电不浪费,这成为当前一个焦点话题。

      据了解,电网已成为我国风电重要的制约因素和发展瓶颈。中国风能协会
副理事长施鹏飞说“国家规定可再生能源要优先调度、优先上网,但电网公司实
际上难以落实。”

      “凡是经国家核准的风电场,电网公司全部按时接入电网,不存在上网难
的问题。但近几年风电发展速度太快了,远远超出电网发展规划,这是造成电网
消纳困难的一个重要因素。”舒印彪分析说“我国风电从发展初始就出现大规模、
高集中开发和远距离、高电压的输送要求,呈现出与国外风电发展模式显著不同
的特点,由此带来的电网技术和经济问题尤为突出,更为复杂。”

      舒印彪认为,我国电网与风电大规模发展的形势还不相适应,全国没有形
成坚强的电网,还存在网际交换瓶颈,制约了风电的统一利用。而风电等可再生
能源发电具有间歇性、随机性、可调度性低的特点,风电大规模接入后对电网运
行会产生较大的影响。

      “我国相对集中的资源分布条件、相对薄弱的电网发展基础以及新能源迅
猛发展势头和基地式开发模式,对电网的适应性和安全稳定控制水平提出了更高
的要求。”舒印彪说“特别是我国风电富集地区热电联产机组的比重较大,供热
期调节能力更加有限,风电甚至还呈现反调峰现象。比如,当前东北地区的风电
开发已受到系统调峰能力不足的严重制约。”

      加大科研力度支持风电产业发展

      舒印彪明确表示,国家电网公司“十分重视并大力支持”风电等新能源产
业发展。他说,近年来国家电网围绕保障风电的接网、输送和收购,以及相关重
大技术和政策措施研究开展了一系列研究和实践工作。2009年,国家电网公司经
营区域风电上网电量达到258 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07%.

      根据规划,我国将在内蒙、甘肃、河北、吉林、新疆、江苏沿海等地区建
设7 个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预计2010-2020 年,七大风电基地的开发规模将占
全国风电开发总规模的68% 至78%.舒印彪说:“由于这些风电基地所在地区大多
负荷较低,电网规模小,无法就地消纳,需要依托更高电压等级、大规模远距离
输送,这需要各方加大研究力度,寻求技术经济效益最优的解决策略。”

      “国家电网公司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成立了国家能源大型风电并网系统研
发(实验)中心,积极开展促进清洁能源发展的综合研究和论证分析工作。”舒
印彪说“我们结合风电基地发展规划,组织开展了酒泉一期、张北一期、承德一
期等百万千瓦风电基地以及河北千万千瓦风电基地等项目的输电规划工作;组织
东北、华北和西北电网风电消纳能力研究;完成《我国风电发展规划若干重大问
题研究》等多项综合研究项目……这些为促进风电等清洁能源与电网协调发展提
供了量化依据和技术支撑。”

      加强智能化电网建设也被认为是解决风电上网问题的关键。舒印彪透露说,
根据世界电力发展趋势,结合我国能源资源分布、发展需求以及电网结构情况,
国家电网公司研究提出了建设坚强智能电网的发展战略框架,这将为风电等清洁
能源发电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加强区域互联扩大风电消纳范围

      据舒印彪介绍,欧美等国投产的风电场装机规模较小,主要以分散的方式
接入配电网,就地消纳。比如德国2008年底风电装机规模达到2390万千瓦,绝大
多数风电场装机容量小于5 万千瓦,就地分散接入110 千伏以下配电网规模约占
总量的70%.美国2008年底风电装机规模达到2517万千瓦,主要分布在加州、德克
萨斯州、明尼苏达州等负荷中心地区,以就地消纳为主。

      “与欧美国家相比,我国风能资源的特点是分布相当集中,且大都处于较
为偏远的地区。”他说,“因此,加强区域互联,扩大消纳范围,将是我国促进
风电等清洁能源规模化发展的重要途径。”

      在谈及丹麦等风电大国发展的成功经验时,舒印彪说,丹麦2008年底拥有
风电装机316 万千瓦,占本国装机总量的22 .8%,但其与北欧电网的联网交换能
力超过了400 万千瓦。丹麦风电的大规模发展是依托北欧电网实现的。“通过加
强跨区互联,可以有效扩大风电的消纳范围,从而大大提高局部系统的清洁能源
开发规模。”

      据了解,目前我国东北地区2009年底风电装机规模达到627 万千瓦,甘肃
酒泉千万千瓦风电基地一期工程已经核准建设,预计2010年底将达到516 万千瓦,
均已超出本地区风电消纳能力。舒印彪由此指出,“我国风电的大规模发展,必
须突破区域范围,将‘三北’地区的风电输送到华北、华中、华东负荷中心,实
现风电在全国范围消纳。”

      “按照‘建设大基地,融入大电网’的风电开发模式,结合我国煤电发展
布局调整,借助煤电基地的外送通道,‘打捆’输送风电基地的风能资源。这将
大幅度降低风电输送成本。”舒印彪说,初步研究表明,到2020年,如果仅考虑
各自省内的风电消纳能力,我国可开发的风电规模只有约5200万千瓦;若通过跨
区跨省的电网互联,全国风电开发规模可增加近一倍,超过1 亿千瓦。

         ↑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