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采展示]安源电厂煤质检验中心获C... [企业新闻]西安热工院《热力发电》入... [电力科技]南方五省区2月全社会用电... [学术交流]广东公司“五学”打好理论...
首页 >> 新闻 >> 企业新闻
中煤新集口孜东矿:打造高质量发展“硬环境”
时间:2020-09-09 09:17:06

         ↓底部

步入口孜东矿,映入眼帘的是绿植带郁郁葱葱簇拥着矿区,道路两旁一块块宣传新思想、先模风采的灯箱式牌板相得益彰,工广内一组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铁艺、相映生辉;联建楼大厅一幅幅书法、绘画、图片美轮美奂。上下班的职工们整齐有序走在工广人行道上,在红旗招展和别致的景观中个个步履坚定,洋溢着饱满的精神状态!

  “二九一六+空中巴士”

  8月30日清晨,笔者在矿二道门与下班职工搭讪:“老师,是下夜班吗?感觉您精神状态挺好啊!”

  综采一队30多岁的班长马祥卫,满脸笑意:“挺好的啊!早晨6点下班,6点40分就能升井到地面。”马祥卫所在综采工作面是井下最远的工作场所之一,坐“空中巴士”也就半小时左右到达地面!”马祥卫一副很知足的样子说:“改了‘二九一六’后,比‘三八制’强多了,今天下班就可以连续休息2天了,还不用请假。”

  被马祥卫点赞的“二九一六”“空中巴士”,是这个矿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两项重点惠民政策之一。

  为服务矿井“安全高效”,今年以来,该矿党委将“十大关爱”工程创建与各项重点工作落地有效融合,从‘人本管理’理念考虑,他们立足矿井整体实情,聚力实现转型可持续发展,科学调整劳动组织模式,以“二九一六”制代替了传统的“三八制”,走出一条减班不减产、安全有保障、生产更高效的新型发展之路。

  该矿本着“再难不能难后勤,再苦不能苦职工。”的初心,革新加工了巷输送人员的有轨厢式电机车;针对斜巷上坡的特点,打造出了“单轨吊”乘人车,在巷道顶板安装行车轨道,“单轨吊”机头携带吊具在空中运行,吊具连接上自制的车厢供职工乘坐。两套乘人工具通过井下运行极大的节约了职工上下班时间,深得职工们的好评。

  “安居工程+温馨家园”

  “三八制”改“二九一六”,步行变“空中巴士”,切实让职工获得、荣誉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也是推动矿井的高质量发展的成果体现。

  近年来,该矿为解决地域偏僻而造成的职工家庭在外租房增加生活成本等问题,营造拴心留人的生活环境,实施“筑巢留心”策略,开工建设了7栋职工安居公寓,每栋楼共6层72户,总计满足504户职工家庭居住,全部分配给一线生产骨干、工程技术人员和获得各项先进荣誉的人员。通过宣传企业的“温馨家园”式惠民工程,以企业文化建设吸引各方人才到口孜东矿加入矿井建设队伍当中。

  “该矿通过建设职工之家、文体娱乐中心、员工读书巴、文化广场等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丰富了员工的业余文化生活,“温馨家园”文化氛围处处彰显。

  今年年以来,该矿还加快了“两堂一舍”升级改造,对矿区网络宽带进行扩容,提升网速的同时实现矿区WiFi全覆盖。年初又在矿区主要办公楼、生活区域安装了50余台净水系统,满足了全矿两千多名职工的健康饮水需求;与此同时,健全了困难职工档案,通过帮扶济困、全员体检、大病医疗,让职工老有所依,病有所助,健康生活。

  “动能转换+体面劳动”

  据了解,该矿在各掘进头面配备了德国引进的除尘系统,实现了岩巷综掘机、采掘机、液压支架、喷浆机及各转载点等喷雾安设率均达到100%。解决了施工过程中粉尘大的难题,改善作业环境,降低劳动强度。

  围绕“新旧动能转换”做文章,该矿积极开展革新改造,大力推广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的应用。完成了主运皮带系统智能化改造,实现设备“一键式”启动和设备运行状态的24小时监控;建成了集综合网络化、综合自动化软件平台、电视监控系统和监控子系统为一体矿井综合信息化系统;引进了天津贝克的胶带输送机信息化远程集中控制系统;开发了煤机高级自动化控制功能,实现了采煤机以记忆割煤,取得了“无人化”的开采经验和成果。正因为这样的系列创新,让这个现代化矿井职工实现了体面劳动、快乐生活。

  “近年来,我们矿大力推行掘、支、运“三位一体”高效快速掘进成套设备,全岩掘进机、液压凿岩台车、掘锚一体机、远距离喷浆机等先进设备,这些“大家伙”功率大、启动平缓、安全性更高!实现了‘员工少跑腿,机器多干活,数据多跑路’的目标”该矿机电办“工匠大师”曹学涛介绍。

  该矿通过持续提升企业文化“软实力”,打造了高质量发展“硬环境”。通过企业文化创建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减少了单班生产人员,使生产时间更趋于合理分配,工人的出勤率和工作成效也明显提高,全力保证员工体面工作,幸福生活,亮出了口孜东矿巨变的文化印象,形成了推动矿井发展的强大正能量。

         ↑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