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日前,国家能源局发布2020年全国电力工业统计数据,中电传媒记者(赵冉)由此推算,我国已实现“十三五”规划提出的到2020年煤电11亿千瓦的总量控制目标,并且2020年全国煤电装机比重首次下降到50%以内。这是我国电源结构调整的重大标志性事件,反映出我国能源供应体系正由以煤炭为主向多元化转变,电力结构调整走向“深水区”。
“富煤、缺油、少气”的能源资源禀赋特点决定了煤在我国能源结构中的主体地位。随着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深入推进,能源行业立足基本国情和发展阶段,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先发展非化石能源,煤炭消费和煤电发展的强度下降成为必然趋势。
国家能源局统计数据显示,2020年全口径发电设备容量为220058万千瓦,其中火电124517万千瓦。中电传媒记者推算其中煤电约为10.95亿千瓦。煤电在装机容量上仍占据“半壁江山”。由于煤电能量密度高,发电量占比更大,仍高达65%左右。毋庸置疑,很长一段时间内,煤电将继续领衔电源市场,在保障经济社会发展中一如既往地发挥着肱股之力。我国已建成世界最大的清洁煤电供应体系,清洁煤电在未来一段时间的作用仍不可忽视。
但是,我们也不得不承认,发展新能源是大势所趋。2020年风电和太阳能发电同比分别增长34.6%和24.1%,增速远高于火电。新增风电和太阳能发电合计达1.2亿万千瓦,新增占比约63%,可再生能源已当仁不让成为新增电源装机的主要力量、“生力军”。去年,我国向世界庄严承诺,将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这必将进一步推进能源结构深入调整:新能源必将继续保持高速发展,煤电比重的进一步下降将成为无法回避的现实。清洁低碳、安全高效——这是时代赋予能源行业的主题。“十四五”期间,应结合各种能源的特点,在互相协调、互相补充中找准各阶段能源比重的最大平衡点,尽力发挥出不同能源的各自的优势。对于传统的煤电行业而言,要清醒认知“版图”缩减,在低碳化、清洁化的发展大势中找到自己的新定位。一方面可以进一步探索节能和减排的新思路、新措施,挖掘潜力,另一方面可以在和新能源互补方面做足文章,提升系统的灵活性,为保障能源安全发挥重要作用。
- 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国电机工程学会
- 国家核电技术公司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 火力发电分会(电机工程学会)
- 火力发电分会(中电联)
- 中国电力规划设计协会
- 中国电力建设企业协会
- 华润电力控股有限公司
- 国电电力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 华能国际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 大唐国际发电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华电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 山东黄台火力发电厂
- 中国华电集团发电运营有限公司
- 内蒙古蒙电华能热电股份有限公司
- 园通火力发电有限公司
- 广西柳州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 株洲华银火力发电有限公司
- 内蒙古岱海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 山西漳山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 湖北华电黄石发电股份有限公司
- 黑龙江华电佳木斯发电有限公司
- 陕西蒲城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 福建华电永安发电有限公司
- 开封火力发电厂
- 华电国际邹县火力发电厂
- 中山火力发电有限公司
- 山西阳光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 国电长源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 山东新能泰山发电股份有限公司
- 宜昌东阳光火力发电有限公司
- 扬州火力发电有限公司
- 太仓港协鑫发电有限公司
- 甘肃电投张掖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 陕西渭河发电有限公司
- 国投钦州发电有限公司
- 大唐淮南洛河发电厂
- 国电丰城发电有限公司
- 靖远第二发电有限公司
- 国华绥中发电有限公司
- 元宝山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 开封火力发电厂
- 云南华电巡检司发电有限公司
- 云南华电昆明发电有限公司
- 国投宣城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 山东黄岛发电厂
- 国投北部湾发电有限公司
- 西北发电集团
版权所有©火力发电网 运营:北京大成风华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京ICP备13033476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12478 本网站未经授权禁止复制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