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在承受重压2年之后,发电企业终于等到了“翻身”的一年。2023年,火电企业业绩一扫“巨亏”阴霾,开始整体”预喜”。
截至目前,共有23家火电上市公司公布了业绩预告,其中五大发电集团控股上市公司10家。
在这10家企业中,仅有2家业绩仍处亏损状态,且亏损规模已明显收窄;其余8家企业业绩均上涨。其中华能国际不仅成功扭亏,其净利润规模更是创造近7年的历史新高,预计最高达90亿元;华电国际业绩增速最快,净利润涨幅达3478%~4193%。
对于业绩普遍向好的原因,多数企业在业绩预报中提到燃料成本的下降的正向影响。
众所周知,在煤电顶牛矛盾待解,燃料成本对发电企业营收影响明显的情况下,煤电企业与煤炭企业长期进行着此消彼长的零和博弈。但2023年,在一系列煤电企业纾困支持政策持续发力及煤价波动下行的情况下,煤电企业等来了调整的时机。
2023年,秦皇岛港动力煤年内均价965元/吨,较2022年全年均价下降304元,同比下降23.96%。同时,动力煤长协合同履约率明显提升,2023年全年长协煤5500大卡均价713.83元/吨,较2022年均价721.67元/吨回落7.84元/吨。
除此燃料成本影响之外,「能见」发现,2023年,新能源逐渐成为发电企业重要的业绩增长点。
大唐发电、吉电股份、上海电力、国电电力以及长源电力在解释2023年业绩变动原因时,均明确指出新能源装机规模及发电量的增加是推动公司净利润增长的重要因素。
在新能源平价时代,风、光的经济性愈发凸显。2023年,随着行业竞争的加剧,风电机组及光伏组件价格履创新低。目前,风电机组折合单价已多次跌破1000元/kW,光伏P型组件最低报价为0.8元/W附近,而N型组件最低报价亦低于0.9元/W。
这就意味着,对于火电企业而言,价值的重构的机遇蕴含在能源转型和能源保供双重任务之中。
目前,五大发电集团也确实正发力清洁能源转型。
实际上,在国内“碳中和”以及全球能源转型的大背景下,火电正在完成从主力电源向辅助电源的角色转变。无论是煤电容量电价的到来还是装机比例的不断下降均宣告着化石能源时代与新能源时代的更替。
1月30日,中电联在《2023-2024年度全国电力供需形势分析预测报告》新闻发布会上表示,预计2024年新投产发电装机规模将再超3亿千瓦,新能源发电累计装机规模将首次超过煤电装机规模。
2023年,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容量首次超过火电装机规模,总装机容量比重首次突破50%;与之相对,煤电装机容量占总发电装机容量的比重则首次降至40%以下。
未来,对于发电企业而言,煤电顶牛的破解之法,或许藏在新能源的发展之道中。
- 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国电机工程学会
- 国家核电技术公司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 火力发电分会(电机工程学会)
- 火力发电分会(中电联)
- 中国电力规划设计协会
- 中国电力建设企业协会
- 华润电力控股有限公司
- 国电电力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 华能国际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 大唐国际发电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华电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 山东黄台火力发电厂
- 中国华电集团发电运营有限公司
- 内蒙古蒙电华能热电股份有限公司
- 园通火力发电有限公司
- 广西柳州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 株洲华银火力发电有限公司
- 内蒙古岱海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 山西漳山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 湖北华电黄石发电股份有限公司
- 黑龙江华电佳木斯发电有限公司
- 陕西蒲城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 福建华电永安发电有限公司
- 开封火力发电厂
- 华电国际邹县火力发电厂
- 中山火力发电有限公司
- 山西阳光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 国电长源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 山东新能泰山发电股份有限公司
- 宜昌东阳光火力发电有限公司
- 扬州火力发电有限公司
- 太仓港协鑫发电有限公司
- 甘肃电投张掖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 陕西渭河发电有限公司
- 国投钦州发电有限公司
- 大唐淮南洛河发电厂
- 国电丰城发电有限公司
- 靖远第二发电有限公司
- 国华绥中发电有限公司
- 元宝山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 开封火力发电厂
- 云南华电巡检司发电有限公司
- 云南华电昆明发电有限公司
- 国投宣城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 山东黄岛发电厂
- 国投北部湾发电有限公司
- 西北发电集团
版权所有©火力发电网 运营:北京大成风华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京ICP备13033476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12478 本网站未经授权禁止复制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