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采展示]安源电厂煤质检验中心获C... [企业新闻]西安热工院《热力发电》入... [电力科技]南方五省区2月全社会用电... [学术交流]广东公司“五学”打好理论...
首页 >> 新闻 >> 行业新闻
南方区域市场规则解读及与国网跨区跨省交易的差异对比(下)
时间:2025-01-06 09:17:18

         ↓底部

结算机制

南网区域和国网区域均遵循日清月结的结算模式。

1

电能量电费

南方区域规则中针对跨省优先计划交易与跨省中长期市场化交易叠加后的总曲线采用了三部制结算方式。首先,跨省中长期交易电量依据中长期交易价格进行结算;其次,日前现货出清结果与中长期电能量交易电量间的偏差电量,则按照日前现货电能量交易所形成的跨省日前价格来结算;最后,实际执行与日前现货出清结果间的偏差电量,依据实时现货电能量交易所形成的跨省实时价格进行结算。对于市场主体参与的跨省和省内中长期交易合约电量,也有相应的结算规则。日前现货出清结果与中长期交易净合约电量间的偏差,按省内日前价格结算;而实际执行与日前现货出清结果间的偏差,则按省内实时价格结算。

国网区域现货规则对于省间日前和日内现货交易的结算规定如下:省间日前现货交易的结算电量即为实际执行的电量,结算价格则为省间日前现货交易价格。省间日内现货交易同样以实际执行电量为结算电量,结算价格为省间日内现货交易价格。

在结算费用方面,南网区域规则明确结算费用需涵盖现货电能量电费、中长期合同电费(含双边合同、政府授权合约等)、系统运行费用(如辅助服务费用、抽水蓄能容量电费等)以及不平衡费用等。国网区域的中长期规则对跨省中长期交易中的输电损耗费用进行了详细说明,该费用由买方承担,并采用电费补偿方式进行结算。

国网区域现货规则还详细阐述了省间现货交易中买卖双方的收支情况。卖方的收入来源于日前和日内现货交易的执行电量与对应出清价格的乘积。而买方的支出则包括日前和日内现货交易的执行电量与折算后出清价格(含输电价格和网损折价)的乘积。

2

偏差结算

南方区域规则通过区域市场的不平衡资金来结算交易中的偏差,不平衡资金主要分为跨省和省内两大类。跨省不平衡资金,是由于跨省现货交易中售电方的送出侧价格与关口价格存在差异而产生的。省内不平衡资金,则是省内电力批发交易中购电方支付的费用与实际支付给市场机组的费用之间的差额。

跨省不平衡资金有3种类型组成,分别为阻塞类、市场类和保障类。

▶阻塞类:阻塞的输电通道两端节点的价格出现差异,能源输入节点(区)的出清价格高于能源输出节点的价格,导致系统能源消费费用高于系统总能源生产费用,两者的差额为产生的不平衡资金。(判据:日前(实时)送出侧价格-日前(实时)送出侧关口价格≥0)

▶市场类:因中长期市场、日前市场和实时市场的市场条件变化导致前一市场有出清电量或合约电量,但本市场出清电量为 0,产生的不平衡资金。(判据:日前(实时)送出侧价格-日前(实时)送出侧关口价格<0 且日清(实时)出清电量=0)

▶保障类:因特殊机制或政策性保障机制所产生的不平衡资金。例如保障系统安全,保障优先计划的非市场成分送电等保障类机制产生的不平衡资金。(判据:日前(实时)送出侧价格-日前(实时)送出侧关口价格<0 且日清(实时)出清电量>0)

南方区域规则明确规定对于跨省中长期交易合约中产生的阻塞费用需进行单独核算,并由合同双方根据协商结果来确定承担方式。若合同中未明确责任归属,则该部分费用将纳入跨省不平衡资金进行统一处理。同时,省间因不同送电类别而产生的不平衡资金,也将由购售双方按照既定比例进行分摊。

在省内不平衡资金的构成方面,涵盖了省内阻塞费用、发用电不平衡资金、阻塞盈余费用,以及因参与省间交易而产生的省内不平衡资金等多个部分。

对于送端省而言,其省内不平衡资金中还需包含跨省中长期交易中的阻塞费用,由于节点现货价格与送出侧关口价格差异而产生,并按照合同中的约定方式来进行结算。相应地,受端省的省内不平衡资金也需考虑跨省交易中的阻塞费用,由跨省结算参考点与用户侧结算参考点之间的差异产生,并按合同约定方式结算。

国网区域中长期规则的偏差结算由责任偏差电量与波动偏差电量组成。责任偏差电量是指在跨省交易中除波动偏差电量外由于购售双方自身原因在执行交易合同曲线时与调度计划执行曲线之间形成的偏差。波动偏差电量指跨省输电通道、配套电源和其他跨省电源等调度控制点和计量点之间,交流联络线正常功率波动等不可控原因造成调度计划曲线与关口计量电量之间的偏差。

国网区域中长期规则对责任偏差电量进行了细致划分,明确区分为售方责任和购方责任。对于售方责任,规定经营主体需根据交易合同曲线与调度执行曲线之间的电量差异,按照该时段合同电价的一定比例L来支付偏差费用。对于购方责任,同样要求经营主体依据交易合同曲线(通常指送出侧)与调度执行曲线之间的电量偏差,按该时段合同电价的一定比例M来支付偏差费用。其中,L和M的默认值均设定为0.1,作为结算时的标准比例。

国网区域中长期规则对波动偏差电量进行了明确分类,主要分为跨省通道波动偏差电量和配套电源波动偏差电量两大类。对于跨省通道波动偏差电量,其送出方的电价将依据送出省在同一周期内的代理购电当月平均上网电价,并按一定比例N1进行结算。而配套电源波动偏差电量则进一步细分为超发电量和欠发电量两部分。超发电量的电价,将参照接入省在同一周期内的代理购电当月平均上网电价,并按比例N2进行结算。欠发电量的电价,则同样依据接入省的代理购电当月平均上网电价,但按比例N3进行结算。其中,N1、N2、N3这三个系数的具体取值,将由市场管理委员会通过协商来确定。

国网区域现货规则中的偏差结算主要分为省内发电企业偏差、直调发电企业偏差和售电公司与电力用户偏差三类。

省内发电企业偏差是发电企业实际发电量与省间现货交易电量的差值,如果实际发电量低于省间现货交易电量时,少发电量按照省内现货市场价格向省内其他发电企业购买。直调发电企业偏差是直调机组实际发电量与省间现货交易电量的差值,如果实际发电量低于省间现货交易电量时,少发电量优先通过调增直调发电企业内部机组进行补足,如直调发电企业内部无法补足,采用调管范围内其余直调机组调增出力进行补足,产生的费用由直调发电企业按照省内现货市场规则对其进行补偿。售电公司与电力用户偏差为售电公司或电力用户实际用电曲线与所有交易总和差值,按照省内现货市场规则进行处理。

小结

总体来说,南网区域市场的中长期部分和国网区域跨区跨省中长期部分相似度很高,但在现货部分,南网区域市场的现货部分更像是把南网五个省合在一起,成为一个现货市场,国网则是省间现货+省内现货两层。因此两者在结算和偏差处理方面的差异远大于申报和出清部分。


         ↑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