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十四五”时期,我国能源电力科技创新取得诸多突破:新能源等技术装备水平领跑全球,新能源专利数量占全球四成以上,光伏转换效率、海上风电单机容量等指标不断刷新世界纪录,新型储能规模跃居世界首位,白鹤滩水电站、自主三代核电“华龙一号”“国和一号”、第四代高温气冷堆等多个“全球最大”“全球首座”工程建成投运……种种突破彰显了我国科技创新的硬核实力。
同时应看到,我国能源电力科技创新还存在诸多卡点。比如,新能源发电具有间歇性和波动性,需要配套的储能、智能调度等技术支撑,而长时储能成本仍然较高,智能调度算法、构网型控制技术尚未实现规模化应用;在氢能领域,制氢、储氢、运氢等环节仍存在技术难题,氢能应用场景尚未实现商业化推广……
种种卡点的解决有赖于关键技术的突破以及规模化应用,需要进一步推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和人才链的深度融合,提升科技创新体系整体效能。
PART.01
强化企业主体地位,
深度融合创新链与产业链
当前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率约为35%,而美国、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的科技成果转化率普遍在50%以上,部分高科技领域甚至超过70%。科技成果转化率这一指标的显著差距,说明我国创新链与产业链还存在脱节的地方。
恩格斯说:“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科技成果转化要以需求为导向,而企业直接面向市场,也最懂市场需求。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的关键是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
能源电力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央企资产占比较多。推动产业链与创新链深度融合,央企要发挥科技领军企业龙头作用。中国科协创新战略研究院创新环境研究所所长刘萱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谈到,推进能源电力领域创新链与产业链的融合,央企一方面要聚焦国家重大需求,开展战略性关键技术攻关,针对新能源消纳、新型储能、智能电网等“卡脖子”领域,依托自身资源整合能力统筹创新要素,突破技术瓶颈以筑牢产业链技术安全屏障,实现创新链对产业链的技术支撑;另一方面,应以需求导向形成工作任务,主动对接相关高校、科研院所等机构,共同搭建资源共享、风险共担、收益共享的创新平台,推动创新链各环节与产业链各主体的高效衔接。
中国电科院是国家电网公司直属科研单位,也是电力行业多学科、综合性科研机构。在落实国家电网公司科研改革任务的过程中,中国电科院围绕能源电力重大紧迫性技术需求,推动学科发展方向转向支撑新型电力系统建设。近日,中国电科院与中国华电集团下属国电南京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签署了一项技术许可协议,成功转化CPS7000型直流控制保护平台技术。
推动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同时要鼓励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科技创新,支持企业牵头或参与重大科技项目。8月26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十四五”时期能源高质量发展成就,国家能源局副局长万劲松在会上介绍,我国民营企业深度参与能源领域国家科技项目,前四批能源领域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研发中有半数项目引入了民营企业参与。电力设施建设领域民营企业占比超过85%、年均增长超过15%,规模以上的充电运营服务商中民营企业占比超过80%,今年上半年有10家民营企业参股了5个核电项目,持股比例都达到10%以上,最高的达到20%。
PART.02
壮大耐心资本,
让资金链匹配科创属性
我国金融体系与科技创新的属性还存在不匹配的地方。我国的金融体系以间接融资为主,强调抵押担保,而高科技企业多是轻资产模式,无法满足银行抵押担保的要求。且我国的风险投资多强调商业的价值评估,科技企业在初创期的技术优势、专利数、创新特点容易被忽略。
国家层面明确,推动科技与金融的深度融合,做好科技金融这篇大文章。破解金融体系与科创属性不匹配的问题,需要政府“有形之手”和市场“无形之手”的共同驱动。
“壮大耐心资本”在重大会议中被多次提及。耐心资本具有坚持价值投资、投资周期长、逆周期布局等优势,能够为企业提供跨周期的资金保障,有利于企业集中精力攻克技术难关、优化产品性能,进而提升创新成果的转化和应用效率。
今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促进政府投资基金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发展壮大长期资本、耐心资本”。合理确定政府投资基金存续期,发挥基金作为长期资本、耐心资本的跨周期和逆周期调节作用,积极引导全国社会保障基金、保险资金等长期资本参与出资。在需要长期布局的领域,政府投资基金可采取接续投资方式,确保投资延续性。
壮大耐心资本有赖国有资本的主动引领和积极投入。5月,科技部、中国人民银行等多部门联合发布《加快构建科技金融体制 有力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若干政策举措》,其中提到设立“国家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发挥国家创业投资引导基金支持科技创新的重要作用,将促进科技型企业成长作为重要方向,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特别是未来产业,推动重大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据悉,该基金总规模近万亿元,聚焦人工智能、量子科技、氢能、储能等前沿领域,通过市场化方式投资种子期、初创期企业。
壮大耐心资本有赖市场化资金的支撑。今年5月,中国人民银行、中国证监会联合发布《关于支持发行科技创新债券有关事宜的公告》,允许金融机构通过发行科创债来募集其对科创企业的股权投资资金。相关规定拓宽了企业发展的资金渠道,也拓宽了早期股权投资者的退出渠道。以中科创星科创债为例,该债券发行规模4亿元,期限10年,聚焦于光电芯片等前沿技术。万得数据显示,截至8月27日,全市场已累计发行科创债814只,发行总规模突破1万亿元,显示了市场对科创领域融资需求的积极响应。
PART.03
健全科创容错机制,
激发“人”的价值
人才链是实现“四链”深度融合的主体力量。
创新发展的核心驱动力是人才。而“从0到1”的科技攻关,会面临诸多不确定因素,失败是常态。2018年1月,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加强基础科学研究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建立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容错机制,鼓励科研人员大胆探索、挑战未知”。近几年,多地陆续出台科创容错机制以鼓励技术创新,但仍有不少人反映该机制落地难度较大,主要是对所容之“错”的界定缺乏清晰标准和相应制度安排。
从实践效果出发,刘萱分析了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政策的细则与解读尚未明确,存在“模糊性困境”。多数地区的容错清单仅停留在原则性表述层面,缺乏基于科创项目阶段、失误类型的量化标准,导致基层执行中因责任界定不清而出现“不敢宽容”的观望心态。二是考核导向存在“目标冲突”。无论是高校的定期成果考核,还是企业以资产增值保值为核心目标,与科技创新高风险性、长周期性的本质属性不协调,抑制了高校资源调配、市场主体对早期高风险科创项目的投入意愿。三是执行过程中需要配套政策协同。容错机制的有效性依赖于知识产权保护、成果转化激励、科研经费管理等配套政策的协同,各地相关领域的政策也需要各部门共同参与。
刘萱认为,要解决这些问题,可以从“细化标准、优化考核、营造氛围”三方面采取跟进措施:一是制定尽可能全的“容错清单”,明确容错的边界与条件,通过案例库建设或专家评审机制,进一步明确标准,增强政策的可操作性;二是建立差异化考核标准,容错机制并不是提倡不评价,而是更加科学、系统地评价,可以对科创类项目实行全生命周期考核,弱化短期盈利指标权重,强化技术突破、创新价值等长期导向指标,匹配科技创新的本质规律;三是细化容错机制的配套政策,明确各部门在容错认定中的权责与定位,在完善容错机制的同时推进相关领域的政策优化。
宽容失败,更要奖励成功。《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明确了科研人员的收益分配权,但在实践中仍面临落地难的问题。多数高校并未明确相关权益分配,导致科技成果转化政策对部分科研人员的创新激励效应并不明显。
激发科研人员的创新活力,需要更好地体现知识、技术、人才的市场价值,建立健全科技成果评价、人才评价和成果转化等方面的基础制度。
企业级科研机构已经做出探索。中国电科院推行有组织的科研攻关模式,创新“源端”激励机制,构建全员激励体系,积极探索职务科技成果赋权改革,推行“任务制”等新型科研攻关机制。在项目收益分红激励基础上,中国电科院以国务院国资委首批国有企业职务科技成果赋权改革试点为契机,首创“知识产权三权分立”原则,制定“赋权调整、终止退出、权益保护、尽职免责”等关键配套机制,推动赋权知识产权的所有权、使用权及收益权解耦,为职务科技成果赋权改革的顺利开展保驾护航,破除科研人员“不敢转”的瓶颈,目前“大容量风电机组全工况设计仿真软件与试验装备”“超、特高压直流干式电容器薄膜材料”两项科技成果入选国务院国资委首批试点项目,项目团队正在积极推进转化工作。
- 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国电机工程学会
- 国家核电技术公司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 火力发电分会(电机工程学会)
- 火力发电分会(中电联)
- 中国电力规划设计协会
- 中国电力建设企业协会
- 华润电力控股有限公司
- 国电电力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 华能国际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 大唐国际发电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华电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 山东黄台火力发电厂
- 中国华电集团发电运营有限公司
- 内蒙古蒙电华能热电股份有限公司
- 园通火力发电有限公司
- 广西柳州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 株洲华银火力发电有限公司
- 内蒙古岱海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 山西漳山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 湖北华电黄石发电股份有限公司
- 黑龙江华电佳木斯发电有限公司
- 陕西蒲城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 福建华电永安发电有限公司
- 开封火力发电厂
- 华电国际邹县火力发电厂
- 中山火力发电有限公司
- 山西阳光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 国电长源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 山东新能泰山发电股份有限公司
- 宜昌东阳光火力发电有限公司
- 扬州火力发电有限公司
- 太仓港协鑫发电有限公司
- 甘肃电投张掖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 陕西渭河发电有限公司
- 国投钦州发电有限公司
- 大唐淮南洛河发电厂
- 国电丰城发电有限公司
- 靖远第二发电有限公司
- 国华绥中发电有限公司
- 元宝山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 开封火力发电厂
- 云南华电巡检司发电有限公司
- 云南华电昆明发电有限公司
- 国投宣城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 山东黄岛发电厂
- 国投北部湾发电有限公司
- 西北发电集团
版权所有©火力发电网 运营:北京大成风华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京ICP备13033476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12478 本网站未经授权禁止复制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