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采展示]安源电厂煤质检验中心获C... [企业新闻]西安热工院《热力发电》入... [电力科技]南方五省区2月全社会用电... [学术交流]广东公司“五学”打好理论...
首页 >> 新闻 >> 企业新闻
大唐贵州发耳发电有限公司:砥砺奋进十年路 追求卓越谱新篇
时间:2025-10-15 10:16:06

         ↓底部

在即将过去的十年,是能源行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作为电力供应“能源老兵”的大唐贵州发耳发电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发耳公司)在推动技术创新、践行绿色转型、保障能源安全和助力地方经济发展中交出了一份令人瞩目的答卷,从持续亏损到扭亏脱困,书写了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为地方经济发展贡献了积极的力量。

坚持党建引领,凝聚发展强大合力。推动党建工作与企业生产经营深度融合,是提升企业治理效能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路径。发耳公司积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及时跟进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深化落实“新三线”党建品牌,持续深化“创岗建区””揭榜挂帅“”党建引领+“,落实“岗区队日网”联动联创机制,结合能源保供、机组等级检修等重点工作,建立党员突击队、党员示范岗等,充分发挥党组织和党员“三个作用”。”十四五“期间,成立党员示范岗55个、党员突击队46个,连续数年,该公司各项主要指标对标区域领先,生产经营成效显著,多次荣获中国大唐集团公司、大唐贵州公司”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连续多年获大唐贵州公司党建责任制考评A级。

扛牢能源保供,全力以赴保障民生。”十四五“期间,发耳公司主动出击,认真履行央企职责使命,聚焦能源保供目标,科学谋划,争取电量指标,千方百计争抢开机率、提升负荷率;牢固树立“电量就是效益”理念,积极抢抓机遇,紧盯电量市场交易工作,积极落实增发超发策略;密切关注煤炭市场形势变化,积极开拓电力市场,紧盯省内煤矿产供销等变化情况,成立电煤采购、保供、控价、提库工作专班,加强与政府、煤矿等沟通协调,积极拓宽进煤渠道、扩大采购范围,全面提高燃料保障能力;密切关注电网运行情况,紧盯每日调度计划曲线,结合日计划电量、负荷曲线、设备状态以及煤场存煤等情况,加快电煤装卸、转运、采制化,提高配煤掺烧精细化管理能力,确保机组始终保持稳定、经济的运行状态。据统计,自2015年以来,该公司累计进煤量高达6000余万吨,发电量超1100亿千瓦时。

筑牢安全底线,夯实生产经营基础。该公司牢固树立“生命至上,安全第一”安全理念,坚决做到“先安全后生产,不安全不生产”,牢守安全生产底线。结合安全生产工作实际情况,实行了“一人一帽、一帽一号、一号一档案”信息化安全帽管理;秉承“自己活自己干,自己的设备自己管”理念,坚持“凡事有人负责、凡事要有依据、凡事要有标准、凡事不留后患”为原则,全面提高设备消缺和检修质量工艺;不断完善风险排查、评估、预警和防控机制,坚持“严查实改”原则,持续深入排查生产现场设备安全运行情况。同时,严格规范执行“两票三制”“三讲一落实”等制度。十年来,安全生产形势稳步推进,安全生产天数超5200天,并多次荣获中国大唐集团公司”安全生产先进单位“以及”全国电力安全文化建设示范工程“等荣誉。

深化改革发展,激发内生动力活力。发耳公司牢牢把握改革发展的正确方向,坚决贯彻落实集团公司、贵州公司关于企业改革发展的各项工作部署要求,聚焦企业高质量发展目标任务,积极围绕“企业治理结构、企业治理效能、企业活力效率”主题,认真研究企业改革发展实施路径,统筹深入推进改革任务落实,实施“大车间、小机关”、推进“设备主人”管理模式,持续推进“人才强企”战略,深化选人用人机制,采用“赛马”机制,把“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职工选拔到合适的岗位上。同时,实施了重点领域、重大项目、重大专项任务等专项激励机制,真正实现收入凭贡献。近十年实现了超600余人岗位薪点变动、晋升,一系列举措下来,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吃改革饭,走创新路,打发展牌”的成果不断显现。

强化技术创新,赋能质量效益提升。近年来,随着“双碳”目标的深入推进,发耳公司积极通过科技化、清洁化和高效化进行机组灵活性改造,推动传统能源向绿色低碳方向转型,在节能减排等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值得一提的是,早在2016年,3号机组便成为贵州首台实施通流改造的机组,2019年1号机组接力升级,而今年4号机组采用国内领先的AIBT技术(小直径、多级数设计)。待该公司全厂四台机组改造完成后,年节约标煤将超15万吨,减排二氧化碳达41万吨,相当于1.2万亩森林的固碳量。同时,该公司为全面加速推进节能减排,在2017—2019年间,在省内率先完成4台机组超低排放改造工作。”十四五“期间,该公司从“单点突破”到如今的“系统攻坚”,逐渐形成了“改造一代、储备一代”的良性循环。先后荣获贵州省”节能减排先进单位“、”绿色发展五十强“和地方”绿色发展先进企业“荣誉。

加快绿色转型,推动企业持续发展。近年来,发耳公司积极贯彻落实集团公司、贵州公司高质量发展系列决策部署,抢抓“十四五”期间能源发展历史机遇,加速推动能源结构升级转型,积极分析研判形势,明确绿色转型发展各阶段目标任务,公司主要领导亲自挂帅,干部职工全力协同、分解细化,逐项制定重点工作任务清单,配套推进“三改联动”满足时代发展要求,积极聚焦解决发展中的瓶颈和难题,确保资源获取、核准备案、投资决策、招标采购、开工建设、生产准备等环节有效衔接,加快推进厂内新能源项目建设。从2023年筹建开始,该公司厂区二期、三期光伏项目相继并网发电。项目总装机11.72兆瓦,覆盖厂区13个关键区域,采用接入厂用电的“绿电自循环”模式,构建“光火”一体化能源网络。项目年均发电量达4500万千瓦时,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4.05万吨。

分层精准施教,铸牢人才队伍建设。”十四五“期间,发耳公司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才工作的重要论述,坚持”人才是第一资源“理念,持续在优化制度、抓实“选才、育才、用才、留才”四个维度深化人才梯队建设工作。结合企业人才梯队建设方案,创新形式、丰富内容,强化组织、实施、成效,积极建立清单,精心筹备、精准实施,构建了”分层分类、精准施教“的培训体系,铸牢人才队伍建设,推动单一型人才向复合型人才转变。同时,依托企业”劳动竞赛“”技能竞赛“等平台,做实“点餐式”培训、做强“多元化”培训,积极营造”比学赶帮超“的良好氛围。十年来,累计培训240868人次,截至2025年9月,该公司现有高级工程师17人、高级政工师2人、工程师122人、高级工137人,高级技师、会计师、中级工等368人,人才队伍整体素质显著提升。

构建幸福大唐,凝心聚力共绘蓝图。该公司工会深入落实“幸福大唐”建设行动纲要,聚焦“五家”建设,坚持以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职工根本利益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面对面”、“心贴心”、“实打实”服务职工为载体;以开展“五必访”、实施“六最”项目和困难职工登记台账为契机;以“三送一庆”活动为载体,详细制定了“幸福大唐”建设项目推进表,形成了“落实责任,限期完成,超期考核”的工作机制,大力推进分工会组织的月度、季度活动,形成了大型文化活动制度化和品牌化,小型文化活动经常化和常规化的模式,真心实意为职工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切实让职工感受组织的关怀和温暖。荣获了贵州省模范职工之家、中国电力行业“最美职工之家”,集体和个人荣获中国大唐集团公司”大唐工人先锋号“、贵州省”五一劳动奖章“。

积蓄青春之力,投身企业发展战场。该公司团委坚持党建带团建工作思路,坚持加强团组织自身建设为重点,以培养和造就青年人才为落脚点,以“青马工程”“青年理论学习小组”为契机,以“青年素养提升工程”“青年培训班”为抓手,紧紧结合青年突击队,精心搭建青年职工成长成才、展现风采平台,围绕公司提质增效重点工作,持续深化“号手岗队”创建,青年职工在基层一线“经风雨”、“见世面”、“壮筋骨”、“长才干”,在能源保供、机组等级检修及迎峰度夏等关键时期,成立了52支青年突击队奋战在生产一线,全力推动团青在企业改革发展事业中有效发挥生力军作用,切实把责任扛在肩上、落在行动上,全力促使团青在企业各项重点工作中冲锋在前、攻坚克难。连续多年,多个集体和个人荣获中国大唐集团公司“青”字号荣誉。

履行社会责任,彰显央企责任担当。发耳公司坚决履行在黔央企的政治责任,立足所辖乡村振兴帮扶点当地资源禀赋,因地制宜构建“一村一品”+“一村一基地”的产业发展格局。结合乡村特色产业基地,深挖乡村传统文化中的积极因素,促进文化资源与帮扶产业发展相结合,建立健全绿色农产品种植、生产、加工的标准体系。据统计,在该公司的帮扶下,两村现在涉及的绿色品牌及基地主要有蜂糖李1200亩、杨梅3500亩、玛瑙红樱桃960亩以及乌蒙凤鸡基地。与此同时,为了使扶贫村产业多元化,增加抗风险能力,该公司拿出资金用于建设“大唐号”援建项目,建设太阳能路灯、食堂、公共卫生间等为双井村经济发展提供了基础保障,一系列的举措慢慢改变着村里的面貌,也改变着村里人的风貌。荣获了贵州省、中国大唐集团公司”脱贫攻坚先进集体“荣誉。

展望未来,新画卷展开。大唐贵州发耳发电有限公司将以无畏勇气担当使命,以敢为人先诠释担当作为,把心思集中在“想干事”上、把本领体现在“会干事”上,把目标锁定在“干成事”上,亮出朝气,坚定信心、咬定目标、真抓实干,以智慧、勇气、决心和毅力,防风险、保平稳,用汗水与智慧抒写更加灿烂的篇章。



         ↑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