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在深入推进火电灵活性改造的新阶段,科学梳理火电灵活性改造的技术路线,制定广大发电企业能够普遍参照的规范和标准,是当前迫切需要的重点课题。“全面推动火电机组灵活性改造”已被列为《电力发展“十三五”规划》的重点内容。规划尤其强调,充分借鉴国外火电灵活性相关经验,实施煤电机组调峰能力提升工程,加快推动热电机组储热改造和纯凝机组灵活性改造试点示范及推广应用。采用储热技术可对热电机组进行调峰。
对于热电机组来说,增加储热装置实现“热电解耦”是一种行之有效的调峰方式。目前常见的储能蓄热技术主要有蒸汽蓄热技术、熔盐蓄热技术、相变材料蓄热技术以及固体材料蓄热技术等。
相变材料蓄热技术主要以相变材料作为蓄存热能的载体,通过蓄热容器内蒸汽和相变材料之间的热交换来热能的存储与释放。当负荷下降时,锅炉产生的多余蒸汽可以以热能形式通过充热装置充入相变材料设备中中进行存储,使得蓄热容器内的温度上升,并形成一定压力下的饱和水;当负荷上升,锅炉供汽不足时,蓄热容器内的饱和水随着压力的下降成为过热水而产生自蒸发,向外供汽。通过该技术的应用,可以实现热电机组的低负荷运行。
相变材料均有在一定温度范围内改变其物理状态的能力,通过物质状态的改变来实现潜热的储存与释放。该技术目前主要应用于太空太阳能动态发电系统(DSP)储热、地面太阳能的直接热利用、建筑物围护结构储热、工业余热废热回收系统储热等领域。
储能提供了平稳输出能力,同时进一步加大低品位热能的利用,是更加提高光热经济性的方式,光热本身就提供了储能介质,所以发电后端余热的利用,同样值得人们的关注。
中低温相变材料温度区间拟定于110度至180度之间,在这期间内通过大量的技术积累,目前市面上常见的材料为以下6种,即
甘露醇可固-液相转变温度为164.6°C,相变潜热为322.8J/g,固相导热系数为0.6W˙m-1˙K-1。液-固相转变温度为127.87°C,其相变潜热为266.8J/g;甘露醇具有明显的过冷现象。NaOH/KOH物质的量比例变化,相变温度145~318°C;(NaNO3-NaN02)/MgO,复合中温储热砖体系,相变温度150~450°C,蓄热量(447±2)kJ/kg;NH4SCN从室温加热到150℃发生固一固相变时,相转变焓较高,相转变温度范围宽,过冷程度轻,稳定性好,不腐蚀,是一种很有前途的储能材料;癸二酸/石墨基复合PCMs,癸二酸85%时,复合PCMs具有128℃的相变温度和高达187 J/g的相变潜热,几乎没有过冷行为和性能损失,既提高了材料的导热性,又展示了极好的热可靠性、热稳定性和成型性能,在潜热储存方面具有巨大的潜力;相变材料-固化剂-环氧树脂-高密度聚乙烯-膨胀石墨。
相对的材料应用市场广阔,低温余热制冷:加热热源温度要求不高 ,一般只要100~200℃就可满足要求;低温余热发电:低品位热能汽轮机、有机工质朗肯循环 (ORC)透平、全流透平、螺杆膨胀机;化学热泵:利用异丙醇 - 丙酮 - 氢发生反应的化学热泵 ,利用可逆化学反应回收低温余热 ,热量会被吸热的化学反应吸收并产生新的化学物质;低温除湿:以低温余热驱动的除湿技术有液体吸收式除湿技术和转轮除湿技术。
由此可见,火电灵活调峰中余热回收利用中市场广阔,只是需要进一步确认设备与材料的兼容性,以及实际到工业化批量生产环节时,实际应用中的效果,这些还需要进一步的生产论证。
- 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国电机工程学会
- 国家核电技术公司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 火力发电分会(电机工程学会)
- 火力发电分会(中电联)
- 中国电力规划设计协会
- 中国电力建设企业协会
- 华润电力控股有限公司
- 国电电力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 华能国际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 大唐国际发电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华电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 山东黄台火力发电厂
- 中国华电集团发电运营有限公司
- 内蒙古蒙电华能热电股份有限公司
- 园通火力发电有限公司
- 广西柳州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 株洲华银火力发电有限公司
- 内蒙古岱海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 山西漳山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 湖北华电黄石发电股份有限公司
- 黑龙江华电佳木斯发电有限公司
- 陕西蒲城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 福建华电永安发电有限公司
- 开封火力发电厂
- 华电国际邹县火力发电厂
- 中山火力发电有限公司
- 山西阳光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 国电长源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 山东新能泰山发电股份有限公司
- 宜昌东阳光火力发电有限公司
- 扬州火力发电有限公司
- 太仓港协鑫发电有限公司
- 甘肃电投张掖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 陕西渭河发电有限公司
- 国投钦州发电有限公司
- 大唐淮南洛河发电厂
- 国电丰城发电有限公司
- 靖远第二发电有限公司
- 国华绥中发电有限公司
- 元宝山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 开封火力发电厂
- 云南华电巡检司发电有限公司
- 云南华电昆明发电有限公司
- 国投宣城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 山东黄岛发电厂
- 国投北部湾发电有限公司
- 西北发电集团
版权所有©火力发电网 运营:北京大成风华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京ICP备13033476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12478 本网站未经授权禁止复制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