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新闻]西安热工院《热力发电》入... [电力科技]南方五省区2月全社会用电... [学术交流]广东公司“五学”打好理论...
首页 >> 技术 >> 环保专题
“一带一路”高耗能产能合作与电力可持续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时间:2018-09-28 07:56:24

         ↓底部

2018年9月26日,由绿色带路平台主办,国际环保机构自然资源保护协会(NRDC)、 创绿研究院、能源基金会(EF)和北京市朝阳区永续全球环境研究所(GEI)共同承办,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支持的“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平台第三届论坛在京召开。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总经济师徐洪才,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主任马骏,商务部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区域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张建平,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国际发展合作研究所副所长毛小菁等在大会上做了主旨发言。

论坛上发布了两份报告:《中国高耗能行业“一带一路”绿色产能合作发展报告》(以下简称:高耗能产能合作发展报告)和《“一带一路”绿色电力合作发展报告》(以下简称:绿色电力报告)。《高耗能产能合作发展报告》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以下简称:“沿线国家”)目前基础设施建设所需要的产业,包括钢铁、水泥、煤化工、煤炭、炼化和乙烯等高耗能行业的需求和发展潜力进行了分析;总结了中国相关行业走出去的现状、成绩和不足;首次提出“绿色产能指标体系”;对中国与沿线国家高耗能行业的合作发展提出了政策建议。《绿色电力报告》分析了中国与沿线国家电力绿色合作的潜力、风险和挑战。报告认为,在电力发展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动力的同时,安全、高效、绿色、低碳及可承受的成本是沿线国家电力发展应遵循的行动指南。

《高耗能产能合作报告》指出,高耗能行业是“一带一路”目前合作重点之一。中国应发挥行业在节能环保减碳等方面的优势,促进相关行业的绿色产能合作和发展。据麦肯锡2015年的报告,沿线国家和地区(包含欧盟成员国)覆盖近50亿人口,经济总量约为39万亿美元,分别达到全球总量的70%和52%。这些区域的基础设施普遍较为落后。据估算,沿线国家每年所需要的基础设施投资超过 1.5 万亿美元。由于基建的快速发展,目前沿线各国对水泥、钢铁、玻璃有着巨大的需求。以东南亚为例,区域各国水泥需求量每年的增长率约为8%。然而,当地相关产能的发展并不充分。全球钢材消费量最大的国家是印尼,过去6 年钢材消费量年均增长率为10%以上。但印尼本土产能无法满足其国内的巨大需求,钢铁自给率约为65%,尤其缺少高端钢材。炼化方面,沿线国家炼厂生产的油品标准总体低于欧美日等发达国家。目前没有一个沿线国家的产品可以完全达到欧V 标准, 产品达到欧IV 或以上汽柴油生产标准的国家仅占整个地区的1/4 左右。随着环境标准的日益严格,需要提高油品质量。

与此同时,沿线国家单位GDP能耗高出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以上,单位GDP钢材消耗、水泥消耗、有色金属消耗、水耗等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倍或2倍以上。大城市空气污染问题突出,沿线国家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约为世界平均水平的2倍且增长迅速。相比之下,中国相关行业在发展规模、技术水平、节能环保减碳、国际竞争力等方面均具有突出的优势。中国的先进产能与沿线国家有巨大的合作对接空间,应根据当地的客观条件和需求开展产能合作,支持沿线国家有关行业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带动当地经济发展和就业。值得注意的是,高耗能行业由于环境影响大、碳排放高、投资多的“锁定效应”,在进行产能合作的同时必须谨慎考量环境、气候、金融等方面的风险。NRDC高级顾问杨富强表示,中国“一带一路”合作发展应坚持优质产能合作,防止输出落后产能,力争最大程度减少碳排放。碳排放导致的气候变化影响全球,任何国家都不可能独善其身。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尤其是欠发展的国家生态脆弱,极易受到气候变化的影响,因此,促进绿色低碳产能合作尤为关键。

《高耗能产能合作发展报告》参照中国以及国际先进的污染物排放、能源消耗、碳排放等方面的标准和要求,首次提出有关行业“一带一路”走出去的指导性“绿色产能合作发展指标体系”。为促进“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和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实现,报告建议中国政府和有关行业(1)分析带路重点地区和国家的实际需求,做好提前规划、调研并科学布局; (2)识别中国有关行业的比较优势,支持和倡导优势领域和绿色产能合作,反对中国相关产业政策和结构调整目录中规定的落后装备走出去;(3)建议该指标体系作为行业自律、指导企业走出去基本原则和依据。需要重点指出的是,这些指导性原则也应是金融机构绿色融资的依据。在此基础上,要深入研究不同国家和地区、不同资源条件、不同工业基础、不同需求下的差异化指标,秉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制定有关行业在有关地区实际开展绿色产能合作的具体化指南。

据德勤2018年的报告,很多沿线国家处于电力短缺状态,电力供应和普及仍是首要问题。《绿色电力报告》认为,在沿线国家开展绿色电力合作,挑战主要源自沿线国家日益迅速增长的电力需求、国家自主排放承诺等环境约束和项目风险识别等方面。因地制宜地开展绿色电力合作,需要全面考虑合作国家的实际情况,其中包括经济发展水平、政策规划、资源禀赋、环境污染和居民需求等方面。报告认为,“一带一路”绿色电力合作的首要目标,是综合资源规划先行,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实现电力安全高效绿色低碳化发展。按照当地需求和经济条件,优先发展如光伏、风电等可负担又易于获得的可再生能源。

《绿色电力报告》指出,经过多年积累,中国的电力装备技术在水电、风电、太阳能发电、清洁煤电、电网等技术领域均处于世界前列。同时,可再生能源的政策支持与电力需求侧管理的相关经验也可以为沿线国家起到示范普及作用。促进绿色电力合作将极大支持沿线国家电力方面基础设施建设。GEI2017年对沿线国家煤电项目的研究表明,目前中国参与的煤电项目有超过40%的项目处于计划(规划中和已签约)和建设中,考虑到环境、气候和金融风险,以及能源结构转型的要求,要对煤电项目的评价兼顾当前和长期的影响。

《绿色电力报告》建议有关企业和机构(1)分析带路重点地区和国家的实际需求,按照综合资源规划的原则,因地制宜地开展绿色电力合作;(2)将环境气候约束纳入考量,包括碳排放、水资源和空气质量等,促进全球能源低碳转型;(3)识别中国和国际电力发展的优势和趋势,推广最佳实践经验,促进清洁可再生能源的先进技术的竞争力和可再生能源的广泛应用。

绿色带路项目(“一带一路”绿色发展研究项目)

绿色发展是“一带一路”的重要内涵,目的是保护公众身体健康,维护环境生态系统和应对气候变化,保卫人类和生物赖以生存的环境,支持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绿色低碳和包容性发展。国际公益环保组织自然资源保护协会(NRDC)自2016年启动了绿色带路项目,研究和制定中国与“一带一路”国家在相关重点行业产能合作中的低碳发展方案、政策措施、实施路径和相关机制;建立绿色金融产能合作中的投资机制,分享中国有关行业低碳绿色的技术和经验,促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绿色发展和应对气候变化目标的实现;并作为发起机构之一建立了“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平台”,促进“一带一路”绿色发展研究和信息的分享。合作伙伴包括各有关行业国家核心智库、行业协会、大学等。


         ↑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