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本周行业观点:电能替代拉动2018年用电量增长,但非超预期增长因素。
1、电能替代拉动2018年用电量增长,但非超预期增长因素。根据中国电力报,国网电力供需研究实验室对2018年上半年用电量进行因素分解,经济因素、电能替代及气温是拉动上半年用电量快速增长的三大因素,而这驱动力在下半年依然保持。根据国家电网报,2018年,全国开展电能替代增加的电量约为1550亿千瓦时,拉动全社会用电量增长近2.4个百分点。2018年,气温因素拉动全社会用电量增长近1.2个百分点。2018年全社会用电增速达到8.49%,同比增长1.92个百分点,是自2012年以来的新高,而我们认为这超预期的增长并非由电能替代推动。原因在于2017年全国电能替代电量达1286亿千瓦时,拉动全社会用电量增长近2.2个百分点,显然作为拉动全社会用电量增长的三大因素之一,电能替代并没有体现出超预期的增长。因此,我们依然坚持此前在行业报告中提出的观点,即:2018年用电量超预期增长的主要原因排除气温因素以后,主要来自于房地产。
2、2019年标杆电价大幅下调,增加规模指标可能性较高。日前发改委价格司召集部分企业讨论2019难光伏标杆电价,由于尚未有官方消息发出,因此政策最终版可能与讨论会中的内容有所出入。我们认为从财政的角度看,2018年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收入预计新增50亿元,对应需要补贴的可再生能源规模约为25GW,从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收入、补贴强度和规模指标三个角度来看,要同时保证更多的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收入、较高的补贴强度和较大的规模指标是不可能的事情。由于可再生能源补贴实际上是以收定支,因此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收入很难有所上调,由此只能在补贴强度和规模指标中进行权衡。较高的补贴强度会带来较少的规模指标,而较低的补贴强度会带来较多的规模指标,这样从原本的不可能三角转为跷跷板效应。从保护产业链的角度看,我们认为较低的补贴强度会带来较多的规模指标相对更可行,更多的需求会带来规模效应从而降低企业成本,并保证一定的现金流。因此我们认为2019年光伏标杆电价可能有较大幅度下调而规模指标相应有所上升。
3、风险提示:经济增长不达预期,工业生产发展不达预期,政策风险。
本期【卓越推】:华能国际(600011)、华电国际(600027)。
- 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国电机工程学会
- 国家核电技术公司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 火力发电分会(电机工程学会)
- 火力发电分会(中电联)
- 中国电力规划设计协会
- 中国电力建设企业协会
- 华润电力控股有限公司
- 国电电力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 华能国际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 大唐国际发电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华电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 山东黄台火力发电厂
- 中国华电集团发电运营有限公司
- 内蒙古蒙电华能热电股份有限公司
- 园通火力发电有限公司
- 广西柳州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 株洲华银火力发电有限公司
- 内蒙古岱海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 山西漳山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 湖北华电黄石发电股份有限公司
- 黑龙江华电佳木斯发电有限公司
- 陕西蒲城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 福建华电永安发电有限公司
- 开封火力发电厂
- 华电国际邹县火力发电厂
- 中山火力发电有限公司
- 山西阳光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 国电长源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 山东新能泰山发电股份有限公司
- 宜昌东阳光火力发电有限公司
- 扬州火力发电有限公司
- 太仓港协鑫发电有限公司
- 甘肃电投张掖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 陕西渭河发电有限公司
- 国投钦州发电有限公司
- 大唐淮南洛河发电厂
- 国电丰城发电有限公司
- 靖远第二发电有限公司
- 国华绥中发电有限公司
- 元宝山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 开封火力发电厂
- 云南华电巡检司发电有限公司
- 云南华电昆明发电有限公司
- 国投宣城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 山东黄岛发电厂
- 国投北部湾发电有限公司
- 西北发电集团
版权所有©火力发电网 运营:北京大成风华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京ICP备13033476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12478 本网站未经授权禁止复制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