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采展示]安源电厂煤质检验中心获C... [企业新闻]西安热工院《热力发电》入... [电力科技]南方五省区2月全社会用电... [学术交流]广东公司“五学”打好理论...
首页 >> 新闻 >> 行业新闻
中国电力企业管理杂志:“智能”提升电力工程管控水平
时间:2019-04-11 09:06:58

         ↓底部

 近几年来,中国能建华东建投浙江火电努力开发各类“智能”建设,较好地提升了工程各项安全管理的精准管控能力,也树立了工程的品牌。


人和设备佩戴“电子身份证”


  近日,跟着浙江火电安监部监察员涂威武走进义乌垃圾电厂施工现场,来到烟气安装区域。“师傅,你好,我们进行安全监督检查,你的安全帽上的二维码给我扫一下。”只见项目安监员涂威武用手机对该员工的安全帽上的二维码扫了一下,随着手机扫码声的响起,被查验的工人信息全在涂威武手机上显示出来:“姓名,王国明;性别,男;工种,钳工……”
  涂威武告诉我,工地用工人员流动频繁,一般管理人员较难确切了解到每个工人的实时信息,如今借助互联网技术,在安全帽上印上二维码,这相当于一个流动的 “身份证”,通过后台输入,可以便捷集成员工各种信息,实现人员信息动态管理,加强施工现场日常管控,确保现场施工作业安全。以前,现场安全检查工人是否接受过安全教育等,要通过现场询问,现  在动动手指就行了,员工的姓名、年龄、工种、三级教育、安全教育等信息一览无余。
  在浙江火电承建的镇海项目施工现场,每位人员的安全帽和设备上都贴着二维码。该二维码平台做到“在线管理、动态更新,一机在手、全程监控”的安全管理模式。据了解,自2018年11月开工以来,项目部已对现场人员412余人“二维码流动身份证”帽贴;施工用电全面覆盖、塔吊设备、安保人员巡查等二维码,充分实现“一物一码”二维码信息管理系统。项目部还将继续针对物资管理、施工方案等,建立二维码管理制度。在应用二维码技术后,可以使施工现场管理规范化,将相关信息都整合到一起,通过二维码赋予它们一个新的“身份证”。在施工和管理过程中,随时能刷二维码直接追溯到责任人,提升管理人员的责任心,进而保障施工安全。走进现场只需用手机扫一下安全帽上的二维码,就可以查看工人的“基本身份信息、安全教育情况、证件照片、工种操作证、安全技术交底、进场时间”等,随时随地可以查看,省去了办公室翻阅资料,到现场比对查验。通过实施二维码日常管理,防止了不合格的施工人员进入作业现场,增强了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实现了现场施工人员的精准管控,为工程建设的安全生产和日常检查提供了有力保障。


电厂维护检修装上“天眼”


  今年春节期间,为悉心做好电厂的维护检修工作,浙江火电共有2600多名员工全力做好国内、国外总计近90个项目、9000多万千瓦电厂的电厂设备维护、检修工作,确保了电厂的正常发电和电网稳定运行,为这些机组的稳定安全运行“保驾护航”。
  这么多的电厂维护项目如何管得过来呢?“智能巡检系统”功不可没。
  近几年来,随着检修运行维护业务的不断扩大,浙江火电所属华业电力自行研发了一套“能源智能巡检系统”,采用“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建立信息化支撑平台,既对巡检人员的工作开展进行规范和指引,又融入管理人员的经营理念,形成“人-机-系统-网络”四位一体的管理体系。在实施过程中,浙江火电建立设备巡检工作规范体系,遵循“定设备、定标准、定区域、定路线、定人员”的原则,以设备为核心,以数据为载体,变规范为程序,变被动为主动,实现痕迹运行、辅助决策,大幅提高巡检工作效率。现场每个设备悬挂二维码标识牌,重要设备必须现场签到,杜绝巡检不到位、设备漏检、杜撰巡检数据等问题,提升巡检工作质量。建立设备健康状态分析模型,结合大数据分析技术,通过趋势分析、波动分析等手段,使各级人员随时随地掌握设备运行状态,异常状况主动预警,将设备维护工作从“被动响应”转变为“主动作为”。
  目前,该系统已在承接的所有电厂维护检修中得到了推广应用,据不完全统计,年巡检量已逾百万台(次)。由于应用了智能化手段,使设备的日常维护插上了“科学的翅膀”,在有效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还极大地提高了工作质量。


手机APP,为您保驾护航


  浙江火电在全面推进二维码互联网技术应用的同时,“手机APP”信息工具也发挥着它重要的作用。如果说二维码是“安全的管家”,那“手机APP”就是我们“安全的检察官”。
  为预防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安全隐患排查治理无疑是最有效、最直接的方法。传统的安全隐患填报和处理,采取的是现场拍照—电脑填报—打印下发—现场整改—复查拍照—电脑填报的方式,因为相机拍照和电脑填报需要分为两步,效率很低,管理人员的精力大多浪费在资料的整理中,对安全隐患的跟踪处理造成一定程度的滞后性,这是个痛点。另外,由于安全检查表式众多,安全标准规范繁杂,难以做到熟记在心一一对应,工程施工管理仍然主要靠管理人员的经验和处理能力,难免滥竽充数,流于形式,造成隐患发现不全面、安全检查不规范、记录不清晰、整改不落实等问题,这是个难点。从空间上看,浙江火电总部与国外、省外的在建项目部以及所属基层单位是客观分离的,哪儿正在发生什么,未来会发生什么,公司总部不能全部实时掌握,都是以填报方式、检查方式掌握既往信息,无法实现总部与基层的信息实时共享和交换,缺乏有效的远程监测和预警功能,这是个弱点。
  而安全隐患排查与风险管理 APP系统,是上目前较好的办法,它能有效解决以上痛、难、弱点,将会对发现隐患、跟踪处理、及时闭合等问题变得实时、快速、有效,为企业的隐患排查、风险预警、安全绩效考核、统计分析等各类安全管理工作提供科学依据和决策参考,有效改善企业安全管理手段,提高安全隐患排查与风险管控效能,实现事故的事先预控、关口前移。


电子巡更系统,让现场更安全保障


  印尼爪哇7号电站是浙江火电EPC总承包项目,位于印尼雅加达西北约100公里,装机容量为两台1050兆瓦机组,是印尼单体装机容量最大火力发电项目,也是中国第一个海外百万千瓦级IPP火电项目,以及“一带一路”国家战略代表性项目。
  为加强对该工程的现场安全保障,浙江火电从国内购置了十多套电子巡更系统,在物资仓库、龙吊组装区、班组区、停车棚、锅炉房等重点保卫区域和部位设置了近百个巡更点,要求执勤保安对重点部位全天候24小时每个小时巡逻一次。
  据介绍,其工作程序是在巡更点上安装信息钮,巡更人员巡逻时,手持巡更棒到各点,在信息纽上触碰一下,巡更机便读取信息钮数据。完成整个巡逻任务后,到监控中心,管理人员通过软件把手持巡更棒内存储的信息传回到电脑,对巡更数据进行分析并生成打印报表,以备查验。该系统的应用,极大地调动了浙江火电安保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发挥"电子督察"的作用,将现场安保工作置于现代科学技术的监督之下,通过科学、严格、有效的考核,杜绝了以往工地"巡与不巡一个样,巡多巡少一个样,巡与不巡没人知道"的被动局面,确保各项安全管理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VR体验,让培训更“智慧化”


  为更好地推进现场安全管理工作,浙江火电推进了“VR安全培训”技术,利用VR技术进行安全培训不仅可以降低人员培训和硬件成本,更能突破场地和时间限制,可最大程度模拟真实场景下的危险事故,还大大地降低了对灾情模拟的资金投入。
  由于VR技术体验感和虚拟交互极强,可以让体验者进行全方面、沉浸式的体验。“高空坠落的场景真像掉下去一样;在火灾环境逃生的模拟场景中,很难看清路标指示;在漏电场景中,似乎真感到被电流击中;在高空落物场景中,被高处掉下的砖块击中”等等。实景式的视觉、听觉、触觉会让体验者有更加真切的感受,进而加深施工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以及当发生安全事故的时候作出准确判断,减少安全事故带来的各种损失。  
  据了解,虚拟现实技术的(VR)主要包括模拟环境、感知、自然技能和传感设备等方面。作为现代科技前沿的综合体现,VR是通过人机界面对复杂数据进行可视化操作与交互的一种新的艺术语言形式,对人的思维与科技的密切交融和全新的体验。

    报道截图:

  

  


         ↑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