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新闻]西安热工院《热力发电》入... [电力科技]南方五省区2月全社会用电... [学术交流]广东公司“五学”打好理论...
首页 >> 新闻 >> 视角资讯
关于甘肃电力辅助服务市场建设的几点思考
时间:2019-07-11 10:01:37

         ↓底部

今年2月18日,甘肃省省委书记林铎就甘肃能源监管办“落实国家宏观能源政策、助推甘肃经济社会发展”情况进行了现场调研,对能源监管机构通过“建机制、推市场”,在甘肃电力辅助服务市场建设、监管等领域取得的成绩给予了充分肯定,并对进一步运用市场化手段解决甘肃电力发展中的问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甘肃电力辅助服务市场建设概况

(一)市场建设需求

甘肃因其优越的可再生能源禀赋,成为国家能源局批准建设的第一个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截至2018年底,甘肃已建成一个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和7个百万千瓦级光电基地;新能源装机占比高达42%,新能源发电量占比高达20%,均居全国前列。但受新能源出力随机性、波动性特征和调峰能力不足、就地消纳困难等因素制约,甘肃弃风弃光率一度高达40%,制约着甘肃电力的均衡发展,因此亟需通过建立辅助服务市场,解决甘肃调峰不足等问题。

(二)市场建设情况

2017年12月,国家能源局复函同意甘肃启动电力辅助服务市场试点,甘肃通过广泛征求发电企业意见并经试运行后,于2018年4月1日正式启动运行。2018年8月,在响应最快的甘肃电投张掖发电有限公司组织召开甘肃电力辅助服务市场经验交流会,总结经验、发现问题、推进市场。

截至2018年12月底,甘肃电力辅助服务市场累计为新能源企业腾出发电空间4.03亿千瓦时,火电企业通过出让发电权、少发电获得1.65亿元调峰收益。全网参与实时深度调峰交易电厂13家,申报机组29台,装机总容量1115万千瓦,占公网火电装机总容量66%。

(三)市场建设成效

从甘肃电力发展看,建设电力辅助服务市场不仅是落实国家电力体制改革的要求,也是提升甘肃新能源消纳水平、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内在要求。

市场建设中的主要经验:一是坚持市场化方向,通过广泛征求意见,确保《甘肃省电力辅助服务市场运营规则(试行)》公平公正,调动市场主体自愿参与市场的积极性。二是坚持稳步推进,通过试运行后再正式运行,积极稳妥的推进市场建设,避免对电力安全稳定运行带来不利影响。三是坚持强化监管,要求电网企业全面公开交易信息,接受市场主体监督;监管机构对交易情况随时跟踪了解,确保交易有序开展,切实保护市场主体的合法权益。

市场建成后取得的成效:初步实现了提升新能源消纳、增加火电企业收入、减少污染物排放等目标,形成了新能源与火电企业互利共赢的有利局面。通过市场化手段,甘肃弃风弃光率分别较上年下降13.80和10.47个百分点,完成了国家能源局下达甘肃的“双升双降”目标。

二、甘肃辅助服务市场运行中遇到的问题

电力市场化进程势不可挡,国家能源局也在大力推进电力辅助服务市场建设,早在2017年就发布了《完善电力辅助服务补偿(市场)机制工作方案》。但在实施过程中,依然有部分企业受主、客观因素影响,在经营活动遇到困难时习惯于传统的不找市场找政府的思维模式,增加了甘肃电力市场建设的难度,同时也迟滞了甘肃电力市场化进程的速度。

(一)电力企业市场化意识有待提高

在甘肃29户火电企业中,有15户企业获得了调峰辅助服务补偿,有14户企业未获得调峰辅助服务补偿,其中自备电厂全部未获得调峰辅助服务补偿。15户提供了辅助服务的企业收益从几千元到几千万元不等,差异悬殊;其中:获得调峰补偿最多的甘肃电投张掖发电有限责任公司收益达到3894万元,占其电力业务收入的5.19%。虽然政府部门和监管机构在积极推进火电机组灵活性改造、热电解耦等工作,但部分企业积极性不高。

(二)甘肃电力辅助服务市场机制尚不健全

目前,甘肃电力辅助服务市场主要还是解决调峰不足问题,与甘肃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密不可分的调频辅助服务等市场尚未建立,甘肃电力辅助服务市场规则也需要根据实际运行情况进一步完善,辅助服务市场发挥的作用也较为有限。

(三)电力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有限

甘肃火电企业经历12年的持续亏损,企业经营异常困难,一些企业资产负债率已经超过100%,火电企业自身投资改造能力有限;另外,新能源企业因补贴不到位等原因,现金流较为紧张,支付调峰辅助服务费用的能力受到限制。

三、推进甘肃电力辅助服务市场的几点思考

第一,及时总结甘肃电力辅助服务市场建设中取得的成绩,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引导并网燃煤自备电厂按照公用电厂同等标准管理,鼓励自备电厂提供调峰等辅助服务,鼓励储能等企业参与甘肃调峰市场,挖掘省内调峰潜力。

第二,根据甘肃电力辅助服务市场运行实际,及时解决市场建设中遇到的问题,进一步完善系统功能,加快甘肃电力调频辅助服务市场建设,密切关注并组织省内企业参与西北区域电力辅助服务市场。

第三,针对甘肃电力企业的经营现状,鼓励企业采用合同能源管理等方式,引进战略合作伙伴,有序开展火电机组灵活性改造、热电解耦等工作,逐步改善火电企业经营困难、投资能力不足等问题,避免无序大规模改造造成的投资浪费和收益急剧下降。

另外,要关注光热、储能等新技术应用,现货市场建设、可再生能源配额制等政策实施后对甘肃的影响,确保辅助服务市场健康有序发展。


         ↑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