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穿上工作服,步入核燃料元件生产线车间,近距离参观核燃料元件如何生产……8月27日,中核集团第五届“核你在一起”科普开放周体验团来到第二站——中核北方核燃料元件有限公司,直观感受中国的“硬核”力量。
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的中核北方核燃料元件有限公司(202厂)成立于1958年,曾为国家“两弹一艇”和核电事业做出重要贡献。现如今,这里已发展成为中国核燃料元件种类最多的生产供应商,拥有重水堆、压水堆、AP1000和高温气冷堆等多条核电燃料元件生产线。
“把核电站比作一台锅炉,核燃料元件就像蜂窝煤,我们厂就是生产蜂窝煤的,保证核燃料元件充分燃烧又能受控制,安全有效地释放能量。”在中核北方核燃料元件有限公司党委书记常甲辰形象的介绍下,由天津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师生及媒体组成的体验团开启了这趟“硬核”之旅。
在中核北方核燃料元件有限公司的核燃料元件生产车间内,工作人员只穿着一层普通工作服。工作人员向体验团介绍说:“核燃料元件在制备过程中,就像未被点燃的煤,并没有发生裂变反应,属于弱放射性物质,一张薄薄的纸就能挡住辐射,没必要穿辐射防护服。”
“亲身参观核燃料元件生产线后,我发现核电并没有想象中那么神秘和恐怖,核电技术已经非常成熟,特别是具有第四代核电特征的高温气冷堆结构很简单,技术也很安全。”中国地质大学材料物理专业的学生李航说。
据介绍,中核北方从引进二代、三代核电燃料元件制造技术到建成世界首条工业化规模的高温气冷堆核燃料生产线,描绘出了中国核燃料元件制造不断创新发展的浓缩版路线图。
此外,公司还在核医学、核农业等核技术应用领域不断创新突破,开发了钴调节棒、同位素靶材等民用产品。“除了发电,核技术应用已经深入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希望以科普活动的形式,消除大家的误解,让公众真正接近核、接受核。”常甲辰说。
此次科普开放周期间,中核集团旗下60余家单位将向社会公众开放,涵盖了核工业全部产业链。公众可走进科技展馆、科研院所、五大核电基地、核燃料元件生产企业、核技术应用企业等,通过亲身体验、互动参与等方式,进一步了解核科学知识。
- 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国电机工程学会
- 国家核电技术公司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 火力发电分会(电机工程学会)
- 火力发电分会(中电联)
- 中国电力规划设计协会
- 中国电力建设企业协会
- 华润电力控股有限公司
- 国电电力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 华能国际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 大唐国际发电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华电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 山东黄台火力发电厂
- 中国华电集团发电运营有限公司
- 内蒙古蒙电华能热电股份有限公司
- 园通火力发电有限公司
- 广西柳州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 株洲华银火力发电有限公司
- 内蒙古岱海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 山西漳山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 湖北华电黄石发电股份有限公司
- 黑龙江华电佳木斯发电有限公司
- 陕西蒲城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 福建华电永安发电有限公司
- 开封火力发电厂
- 华电国际邹县火力发电厂
- 中山火力发电有限公司
- 山西阳光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 国电长源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 山东新能泰山发电股份有限公司
- 宜昌东阳光火力发电有限公司
- 扬州火力发电有限公司
- 太仓港协鑫发电有限公司
- 甘肃电投张掖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 陕西渭河发电有限公司
- 国投钦州发电有限公司
- 大唐淮南洛河发电厂
- 国电丰城发电有限公司
- 靖远第二发电有限公司
- 国华绥中发电有限公司
- 元宝山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 开封火力发电厂
- 云南华电巡检司发电有限公司
- 云南华电昆明发电有限公司
- 国投宣城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 山东黄岛发电厂
- 国投北部湾发电有限公司
- 西北发电集团
版权所有©火力发电网 运营:北京大成风华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京ICP备13033476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12478 本网站未经授权禁止复制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