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采展示]安源电厂煤质检验中心获C... [企业新闻]西安热工院《热力发电》入... [电力科技]南方五省区2月全社会用电... [学术交流]广东公司“五学”打好理论...
首页 >> 新闻 >> 行业新闻
内蒙古“十三五”现代能源经济发展成效显著 电力多边交易、大用户直供等市场化交易电量超过90%
时间:2020-12-28 10:01:36

         ↓底部

地位进一步增强。能源综合生产能力超过8亿吨标煤,是2015年的1.2倍,居全国首位;煤炭产能达到13.4亿吨、外运量超过6亿吨,电力装机达到1.44亿千瓦、外送能力达到7000万千瓦,均为全国第一,国家重要能源和战略资源基地地位持续增强,为扎实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作出积极贡献。

——规模进一步壮大。形成了煤制油气和煤制烯烃完整煤化工产业链,年转化煤炭超过1亿吨,建成全国最大、门类最全的现代煤化工生产基地。能源新兴产业发展加速,晶硅生产量占全国1/3以上,是国家最大的晶硅生产基地。能源工业增加值和税收均超过规模以上工业的50%,能源产业成为稳定工业发展的“压舱石”。

——结构进一步优化。千万吨级煤矿产能占比达到43%,单矿平均产能为全国水平的3倍,煤炭生产更加集中集聚集约。绿色煤矿占生产煤矿的1/3。新能源并网装机达到5000万千瓦,占全区总装机的1/3,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提升5个百分点,成为全国最大的新能源基地。

——改革创新进一步深化。蒙西电网电力现货市场试运行,电力多边交易、大用户直供等市场化交易电量超过90%,促进企业累计降低用电成本近400亿元,有力支持了实体经济发展。煤炭地下直接气化、褐煤发电烟气提水等技术率先示范应用。启动实施“5G+智慧矿山燎原计划”“5G+智慧矿山示范基地”“5G+无人矿卡联合实验室”,在全国率先启动源网荷储、风光火储一体化示范,能源创新驱动发展迈出坚实步伐。

——人民群众获得感进一步增强。全力推进光伏扶贫工作,建成光伏扶贫电站165.5万千瓦,覆盖11个盟市、2335个建档立卡贫困嘎查村,让15.3万建档立卡贫困户持续受益20年,成为党和政府送给贫困群众的“阳光存折”。新一轮农网改造线路超过2000公里,近2万户偏远农牧民实现了从“用上电”到“用好电”的巨大转变。

地位进一步增强。能源综合生产能力超过8亿吨标煤,是2015年的1.2倍,居全国首位;煤炭产能达到13.4亿吨、外运量超过6亿吨,电力装机达到1.44亿千瓦、外送能力达到7000万千瓦,均为全国第一,国家重要能源和战略资源基地地位持续增强,为扎实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作出积极贡献。

——规模进一步壮大。形成了煤制油气和煤制烯烃完整煤化工产业链,年转化煤炭超过1亿吨,建成全国最大、门类最全的现代煤化工生产基地。能源新兴产业发展加速,晶硅生产量占全国1/3以上,是国家最大的晶硅生产基地。能源工业增加值和税收均超过规模以上工业的50%,能源产业成为稳定工业发展的“压舱石”。

——结构进一步优化。千万吨级煤矿产能占比达到43%,单矿平均产能为全国水平的3倍,煤炭生产更加集中集聚集约。绿色煤矿占生产煤矿的1/3。新能源并网装机达到5000万千瓦,占全区总装机的1/3,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提升5个百分点,成为全国最大的新能源基地。

——改革创新进一步深化。蒙西电网电力现货市场试运行,电力多边交易、大用户直供等市场化交易电量超过90%,促进企业累计降低用电成本近400亿元,有力支持了实体经济发展。煤炭地下直接气化、褐煤发电烟气提水等技术率先示范应用。启动实施“5G+智慧矿山燎原计划”“5G+智慧矿山示范基地”“5G+无人矿卡联合实验室”,在全国率先启动源网荷储、风光火储一体化示范,能源创新驱动发展迈出坚实步伐。

——人民群众获得感进一步增强。全力推进光伏扶贫工作,建成光伏扶贫电站165.5万千瓦,覆盖11个盟市、2335个建档立卡贫困嘎查村,让15.3万建档立卡贫困户持续受益20年,成为党和政府送给贫困群众的“阳光存折”。新一轮农网改造线路超过2000公里,近2万户偏远农牧民实现了从“用上电”到“用好电”的巨大转变。



         ↑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