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7月31日,国网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2021年第一批基础研究年度报告发布会”在北京举行,会上发布的《中国电源发展分析报告》(以下简称“报告”)认为,煤电如何转型是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过程中要处理好的问题,我国可按照“增容控量”“控容减量”“减容减量”三个阶段来谋划煤电发展路径。预计“十四五”时期,煤电仍将在电力电量平衡中发挥重要作用。
国网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能源战略与规划研究所研究员杨捷在发布报告时表示:“与常规电源相比,新能源出力具有显著的间歇性、波动性、随机性特征,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需要在统筹平衡、功能互补的前提下,明确各类型电源发展定位,实现能源绿色低碳转型与灵活性调节资源补短板并重、水核风光储等各类电源协同发展,构建多元化清洁能源供应体系。”
杨捷表示,就我国煤电发展来说,“十四五”时期为“增容控量”阶段,煤电的装机和电量仍有一定增长空间,新增煤电主要发挥高峰电力平衡和应急保障作用;“十五五”时期为“控容减量”阶段,煤电装机进入峰值平台期,发电量和耗煤量稳步下降;2030年后进入“减容减量”阶段,远期“近零脱碳机组”逐步增加,逐步形成碳循环经济发展新模式。
欧美部分国家煤电机组装机比重低,且普遍已经到达寿命预期,即将退出运行。相比之下,我国煤电装机约10.8亿千瓦,其中约9亿千瓦为大容量、高参数、低排放煤电机组,且多数机组投运年限不到10年。国网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董事长(院长)、党委书记张运洲指出,考虑到“十四五”期间我国电力供需在高峰时段存在较大缺口,新能源有效出力偏小且不稳定,难以满足电力平衡需求,还是应当主要依靠传统煤电作为电力供应的保障电源。因此,在大力发展新能源的同时,合理利用优质存量煤电资产,是实现高峰安全保电代价较小的选择,预计煤电仍将在电力电量平衡中发挥重要作用。
报告认为,“十四五”时期,我国煤电发展难以“急刹车”,装机和发电量仍有一定的增长空间。预计煤电装机和发电量峰值分别约为12.5亿-13亿千瓦和5万亿-5.5万亿千瓦时,发电量将先于装机达峰。
报告指出,我国近中期仍需煤电作为保障电力平衡的主力电源,而远期来看,保障电力平衡需要依靠多元化的清洁能源供应体系,并充分挖掘需求侧资源。
- 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国电机工程学会
- 国家核电技术公司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 火力发电分会(电机工程学会)
- 火力发电分会(中电联)
- 中国电力规划设计协会
- 中国电力建设企业协会
- 华润电力控股有限公司
- 国电电力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 华能国际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 大唐国际发电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华电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 山东黄台火力发电厂
- 中国华电集团发电运营有限公司
- 内蒙古蒙电华能热电股份有限公司
- 园通火力发电有限公司
- 广西柳州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 株洲华银火力发电有限公司
- 内蒙古岱海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 山西漳山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 湖北华电黄石发电股份有限公司
- 黑龙江华电佳木斯发电有限公司
- 陕西蒲城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 福建华电永安发电有限公司
- 开封火力发电厂
- 华电国际邹县火力发电厂
- 中山火力发电有限公司
- 山西阳光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 国电长源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 山东新能泰山发电股份有限公司
- 宜昌东阳光火力发电有限公司
- 扬州火力发电有限公司
- 太仓港协鑫发电有限公司
- 甘肃电投张掖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 陕西渭河发电有限公司
- 国投钦州发电有限公司
- 大唐淮南洛河发电厂
- 国电丰城发电有限公司
- 靖远第二发电有限公司
- 国华绥中发电有限公司
- 元宝山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 开封火力发电厂
- 云南华电巡检司发电有限公司
- 云南华电昆明发电有限公司
- 国投宣城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 山东黄岛发电厂
- 国投北部湾发电有限公司
- 西北发电集团
版权所有©火力发电网 运营:北京大成风华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京ICP备13033476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12478 本网站未经授权禁止复制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