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近日,中国电机工程学会、中国电力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印发《2021年度中国电力科学技术奖奖励通报》。该奖励是我国电力行业科技创新的最高奖项,集团公司7项成果获中国电力科学技术奖,6名员工获中国电力科学技术人物奖。
国电南自“自主可控发电分散控制系统研制与应用”、宁夏公司“超(超)临界空冷机组超长距离大温差高效协同供热重大工程”2项成果获中国电力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华电科工“基于数字孪生的高效综合能源系统关键技术及应用”“基于卧式循泵和全管道连接的循环水系统在百万湿冷机组的研究应用”、国电南自“1000MW超超临界二次再热机组汽轮机控制系统”、华电电科院 “区域综合供能系统负荷预测及集成优化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华电能源“350MW机组汽轮机旁路供热技术研究与应用”5项成果获中国电力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王盛、汤效平、张南极3人获中国电力优秀科技工作者奖,郑立军、高春昱、薛明军3人获中国电力优秀青年科技人才奖。
近年来,集团公司充分发挥企业在科技创新中的主体地位,坚持“四个面向”,紧紧围绕科技自立自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强自主创新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进一步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用强烈的使命意识和担当精神,做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在融入新发展格局中彰显作为。
集团公司本年度两项成果同时获得一等奖,表明集团公司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原创技术策源地等科技创新方面工作有重大突破,有效助力集团高质量发展、推动电力行业技术进步。其中,“自主可控发电分散控制系统研制与应用”是集团公司践行国家科技创新战略自主研制开发的重要成果,在实现我国高端工业控制系统自主可控方面取得重大突破,从战略上提升控制系统自主化水平,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增强了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有力践行了国家安全观。“超(超)临界空冷机组超长距离大温差高效协同供热重大工程”成果的研究应用,实现了“1060MW机组和600MW机组抽汽及高背压供热、背压机组梯级供热、蒸汽疏水余热回收”等多种技术集成的发电耦合供热,助力穿越黄河长距离大温差供热工程的完成,对保障民生与改善生态环境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 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国电机工程学会
- 国家核电技术公司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 火力发电分会(电机工程学会)
- 火力发电分会(中电联)
- 中国电力规划设计协会
- 中国电力建设企业协会
- 华润电力控股有限公司
- 国电电力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 华能国际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 大唐国际发电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华电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 山东黄台火力发电厂
- 中国华电集团发电运营有限公司
- 内蒙古蒙电华能热电股份有限公司
- 园通火力发电有限公司
- 广西柳州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 株洲华银火力发电有限公司
- 内蒙古岱海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 山西漳山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 湖北华电黄石发电股份有限公司
- 黑龙江华电佳木斯发电有限公司
- 陕西蒲城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 福建华电永安发电有限公司
- 开封火力发电厂
- 华电国际邹县火力发电厂
- 中山火力发电有限公司
- 山西阳光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 国电长源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 山东新能泰山发电股份有限公司
- 宜昌东阳光火力发电有限公司
- 扬州火力发电有限公司
- 太仓港协鑫发电有限公司
- 甘肃电投张掖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 陕西渭河发电有限公司
- 国投钦州发电有限公司
- 大唐淮南洛河发电厂
- 国电丰城发电有限公司
- 靖远第二发电有限公司
- 国华绥中发电有限公司
- 元宝山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 开封火力发电厂
- 云南华电巡检司发电有限公司
- 云南华电昆明发电有限公司
- 国投宣城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 山东黄岛发电厂
- 国投北部湾发电有限公司
- 西北发电集团
版权所有©火力发电网 运营:北京大成风华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京ICP备13033476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12478 本网站未经授权禁止复制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