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随着电气化程度的提高,近年来,北京的终端用电量不断增长。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来现余日前表示,从“十四五”时期以及更远的未来看,北京坚持绿电本地开发与域外引进并重,推进电力市场化交易,提升绿电消费占比,助力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实现。
北京自2013年起系统治理PM2.5,目前已步入第10个年头。今年初发布的2021年PM2.5年均浓度降至33微克/立方米,北京空气质量首次全面达到国家二级标准。能源结构的加速优化,有力支撑了北京市空气环境质量持续显著改善。
来现余介绍,从需求看,北京全社会用电量由2012年的874.3亿千瓦时,增长到2021年的1233亿千瓦时,增长幅度非常显著;从供给看,形成了“多方向、多来源、多元化”的受电格局和“环网支撑、多点注入、就地消纳”的网架结构。
数据显示,北京煤炭消费量由系统治理PM2.5之前的2012年的2179.6万吨,下降到2021年的不足150万吨,占全市能源消费比重由2012年的25.2%下降到不足1.5%。北京先后建成四大燃气热电中心,淘汰燃煤机组272.5万千瓦,新增燃气机组724.2万千瓦,实现本地电力生产清洁化,基本实现城镇供暖和工业用煤的清洁替代。
“北京的供给结构能够满足目前的用电需求。”来现余说,然而,从“十四五”时期以及更远的未来看,针对电气化程度的进一步提高,终端用电的需求会不断攀升,电力系统建设需进一步突出坚强韧性、绿色低碳,为构建未来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夯实基础。
来现余介绍,在总量和运行上要增强电源支撑,强化网架结构,显著增强电力的安全供应保障能力。根据规划,到2025年,北京外受电通道达到18条37回路,输电能力达到4300万千瓦,同时强化应急备用和调峰电源能力建设,加快环京调峰电源点的建设,推动燃机深度调峰改造,推动新型储能项目建设。
为持续推进空气质量改善和“3060”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来现余说,预计到2025年,北京本地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将实现翻番,累计达到435万千瓦左右,并加大绿电调入力度,全市外调绿电规模届时力争达到300亿千瓦时,推进跨省份可再生能源电力直接交易,完善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保障机制。
- 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国电机工程学会
- 国家核电技术公司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 火力发电分会(电机工程学会)
- 火力发电分会(中电联)
- 中国电力规划设计协会
- 中国电力建设企业协会
- 华润电力控股有限公司
- 国电电力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 华能国际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 大唐国际发电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华电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 山东黄台火力发电厂
- 中国华电集团发电运营有限公司
- 内蒙古蒙电华能热电股份有限公司
- 园通火力发电有限公司
- 广西柳州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 株洲华银火力发电有限公司
- 内蒙古岱海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 山西漳山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 湖北华电黄石发电股份有限公司
- 黑龙江华电佳木斯发电有限公司
- 陕西蒲城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 福建华电永安发电有限公司
- 开封火力发电厂
- 华电国际邹县火力发电厂
- 中山火力发电有限公司
- 山西阳光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 国电长源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 山东新能泰山发电股份有限公司
- 宜昌东阳光火力发电有限公司
- 扬州火力发电有限公司
- 太仓港协鑫发电有限公司
- 甘肃电投张掖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 陕西渭河发电有限公司
- 国投钦州发电有限公司
- 大唐淮南洛河发电厂
- 国电丰城发电有限公司
- 靖远第二发电有限公司
- 国华绥中发电有限公司
- 元宝山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 开封火力发电厂
- 云南华电巡检司发电有限公司
- 云南华电昆明发电有限公司
- 国投宣城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 山东黄岛发电厂
- 国投北部湾发电有限公司
- 西北发电集团
版权所有©火力发电网 运营:北京大成风华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京ICP备13033476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12478 本网站未经授权禁止复制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