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2021年3月,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九次会议提出要构建新型电力系统,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部署。新型电力系统技术创新联盟的成立是对党中央决策部署的全面贯彻落实。联盟联合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和高校、研究院所,对于带动创新链和产业链融通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要实现“双碳”目标,必须大力发展风电、光伏发电等新能源发电,而大规模新能源发电接入电网,其波动性和间歇性将对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产生巨大影响,需要火电进行支撑和调节。我国“富煤贫油少气”的能源禀赋决定了天然气发电的容量有限,因此煤电仍然是当下及未来较长时期保障能源电力安全稳定供应、构建新型电力系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压舱石”。从发电企业的角度看,我们要在大力发展新能源发电的同时,发挥煤电的支撑与调节作用,做好煤炭清洁灵活高效利用这篇文章。
发电企业既要服务建设能源强国、保障能源安全,又要服务实现“双碳”目标。如何减少化石燃料的二氧化碳排放是我们需要攻关的问题。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技术是实现“双碳”目标不可或缺的战略性技术。中国华能早在2006年就开始了CCUS技术的研究工作,也得到了国家863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的支持,于2009年研制出世界首套捕集规模12万吨/年的燃烧后二氧化碳捕集工业系统,2015年研制出世界首套捕集规模10万吨/年的燃烧前二氧化碳捕集工业系统。“双碳”目标提出后,CCUS技术研发需求更加迫切,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国务院《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均将CCUS列为绿色低碳关键核心技术开展攻关和示范。“高效灵活煤电及碳捕集利用封存全国重点实验室”是首批启动的全国重点实验室,依托中国华能建设,其主要目标就是解决煤电灵活高效利用难题,并实现二氧化碳近零排放。中国华能承担的国家重大示范项目——捕集规模150万吨/年的煤电厂CCUS全流程示范工程预计于2023年建成。据地质领域的研究表明,我国六大盆地具有巨大的二氧化碳地质利用与碳封存潜力,如何进一步降低碳捕获、碳封存的能耗和成本是我们开展下一步研发的重大课题。
新型电力系统技术创新联盟是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推动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创新之举。联盟的成立将有力推动新型电力系统技术发展,促进绿色低碳产业的转型升级。我们将扛起技术创新的责任使命,在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过程中不断开拓创新,在减排降碳的道路上坚持攻关,持续推动能源转型,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为早日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作出贡献。
- 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国电机工程学会
- 国家核电技术公司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 火力发电分会(电机工程学会)
- 火力发电分会(中电联)
- 中国电力规划设计协会
- 中国电力建设企业协会
- 华润电力控股有限公司
- 国电电力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 华能国际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 大唐国际发电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华电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 山东黄台火力发电厂
- 中国华电集团发电运营有限公司
- 内蒙古蒙电华能热电股份有限公司
- 园通火力发电有限公司
- 广西柳州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 株洲华银火力发电有限公司
- 内蒙古岱海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 山西漳山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 湖北华电黄石发电股份有限公司
- 黑龙江华电佳木斯发电有限公司
- 陕西蒲城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 福建华电永安发电有限公司
- 开封火力发电厂
- 华电国际邹县火力发电厂
- 中山火力发电有限公司
- 山西阳光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 国电长源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 山东新能泰山发电股份有限公司
- 宜昌东阳光火力发电有限公司
- 扬州火力发电有限公司
- 太仓港协鑫发电有限公司
- 甘肃电投张掖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 陕西渭河发电有限公司
- 国投钦州发电有限公司
- 大唐淮南洛河发电厂
- 国电丰城发电有限公司
- 靖远第二发电有限公司
- 国华绥中发电有限公司
- 元宝山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 开封火力发电厂
- 云南华电巡检司发电有限公司
- 云南华电昆明发电有限公司
- 国投宣城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 山东黄岛发电厂
- 国投北部湾发电有限公司
- 西北发电集团
版权所有©火力发电网 运营:北京大成风华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京ICP备13033476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12478 本网站未经授权禁止复制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