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市场背景
在对碳定价机制进行十余年的探索后,中国全国碳交易市场于2021年7月正式投入运营。全国碳交易市场成为渗入全经济、跨部门的重要温室气体减排手段。
核心观点
1. 燃煤发电企业为市场参与主体,小型控排企业将面对较大的履约压力
目前,全国碳交易市场虽然仅覆盖电力部门,但已是全球最大规模的强制性碳定价系统。截止2022年底,全国碳市场累计配额交易量达到了2.3亿吨二氧化碳,累计交易额超过103.8亿元人民币。其中,由于对第二个履约周期明确的政策指导接近年底才发布,2022年以来全国碳市场交易换手率相对低迷。
电力部门是第一个也是目前唯一一个全国碳交易市场覆盖的行业。根据约1,900家控排企业披露,其2020年的排放量共计超过40亿吨的二氧化碳。其中88%的排放量来自供电企业,其余排放量来自自备电厂。燃煤机组的排放量占比约98%。同时,重点排放单位个数和排放量分布也存在着显著的地区差异。
中国全国碳交易市场目前并未设定配额总量的限制,配额总量由分配给各个控排企业的配额加总决定。而配额分配取决于排放强度基准,因此也受发电量变化影响。就碳排放履约成本而言,燃气发电的排放强度基准不到燃煤发电的一半,有明显的比较优势。装机容量较小的企业因排放强度相对较高,会面临相对较高的碳成本。
2. 碳交易市场或将覆盖更多行业或者更多种类的温室气体
中国计划在“十四五”期间将电力以外的七个高排放行业纳入全国碳市场范畴,包括钢铁、有色、化工、石化、建材、造纸、航空。这七个行业在中国碳排放总量中占比为24%左右。这表示到2025年,中国超过70%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将被全国碳交易市场覆盖。
中国超过80%的温室气体排放来自二氧化碳,紧随其后的是甲烷,占比约10%左右。尽管目前电力部门仅需要上报二氧化碳排放量,中国在建立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中确实涵盖了其它温室气体。因此,全国碳市场覆盖范围也有可能将适时扩展到包括甲烷在内的其它温室气体。
3. 中国碳价将于2050年超过80美元/吨二氧化碳当量
长期看来,为了自身可持续发展并塑造一个负责任的排放大国的形象,中国正为2030年前碳达峰2060年碳中和的目标积极努力。国内气候目标政策将推动全国碳市场作为重要的减排政策手段不断发展。此外,中国碳交易市场的演变不仅受到国内政策因素的影响,也与全球气候治理和针对气候变化的政策响应密切相关。来自国际社会的压力,比如欧盟推出的碳关税,也会协同推动中国碳市场发展。
伍德麦肯兹认为中国碳价将持续上升。根据目前的碳交易市场相关政策评估,中国碳价将于2050年超过80美元/吨二氧化碳当量。同时,我们认为随着中国碳交易市场运营成熟和改革,碳定价政策将随之演变,而中国碳价也存在明显的上行风险。
- 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国电机工程学会
- 国家核电技术公司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 火力发电分会(电机工程学会)
- 火力发电分会(中电联)
- 中国电力规划设计协会
- 中国电力建设企业协会
- 华润电力控股有限公司
- 国电电力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 华能国际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 大唐国际发电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华电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 山东黄台火力发电厂
- 中国华电集团发电运营有限公司
- 内蒙古蒙电华能热电股份有限公司
- 园通火力发电有限公司
- 广西柳州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 株洲华银火力发电有限公司
- 内蒙古岱海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 山西漳山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 湖北华电黄石发电股份有限公司
- 黑龙江华电佳木斯发电有限公司
- 陕西蒲城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 福建华电永安发电有限公司
- 开封火力发电厂
- 华电国际邹县火力发电厂
- 中山火力发电有限公司
- 山西阳光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 国电长源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 山东新能泰山发电股份有限公司
- 宜昌东阳光火力发电有限公司
- 扬州火力发电有限公司
- 太仓港协鑫发电有限公司
- 甘肃电投张掖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 陕西渭河发电有限公司
- 国投钦州发电有限公司
- 大唐淮南洛河发电厂
- 国电丰城发电有限公司
- 靖远第二发电有限公司
- 国华绥中发电有限公司
- 元宝山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 开封火力发电厂
- 云南华电巡检司发电有限公司
- 云南华电昆明发电有限公司
- 国投宣城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 山东黄岛发电厂
- 国投北部湾发电有限公司
- 西北发电集团
版权所有©火力发电网 运营:北京大成风华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京ICP备13033476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12478 本网站未经授权禁止复制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