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计划被誉为全球最大的“人造太阳”,是多国合作的重要核聚变科研项目。日前,由东方电气集团承制的ITER18套极向场线圈PFCS3-4悬挂梁在广州交付,将运往ITER法国现场,标志着由中国独立承担制造的磁体支撑系统全面交付。
据ITER计划副总干事罗德隆透露,目前ITER第一等离子体建设进度已完成超78%,七方采购已完成85%。
聚变因燃料资源丰富、固有安全性好、释放能量大、污染物极少等优势,被公认为是最终解决能源问题的选项。《中国能源报》记者近日在核能行业论坛上了解到,作为最早参与ITER计划的国家之一,我国为该计划实施作出了重要贡献,目前已建成中国环流二号、三号,东方超环(以下简称“EAST”)等核聚变科研装置,为掌握聚变核心技术奠定坚实的创新基础。
中国国际核聚变能源计划执行中心专家表示,2008年至今,我国国家磁约束核聚变能发展研究专项共部署220个项目,总计安排经费约60亿元,取得多项国际和国内第一的研究成果,使我国在核聚变领域处于与国际同等甚至某些方面领先的地位。
2020年12月,中国环流器二号M装置建成并实现首次放电,标志着我国自主掌握大型先进磁约束核聚变实验装置的设计、建造、运行技术,并为深度参与ITER计划及未来自主设计建造聚变堆提供重要技术支撑。2021年12月,东方超环装置实现1056秒的长脉冲等离子体运行,在长脉冲高参数运行方面取得新突破。2022年10月,HL-3装置等离子体电流突破115万安培,标志着我国核聚变研发向聚变“点火”迈进重要一步。2023年4月,EAST装置获得403秒稳态高约束等离子体,创造该参数下运行时间新的纪录录。2023年8月,HL-3首次实现100万安培等离子体电流高约束模运行,再次刷新中国磁约束聚变装置运行纪录,标志我国掌握可控核聚变高约束先进控制技术。
基于国内和国际项目的实验和建设,2018年1月3日,国家发改委宣布聚变堆主机关键系统综合研究设施在合肥集中建设,旨在为下一代聚变堆的超导磁体和偏滤器系统提供研究和环境,保障我国聚变堆核心技术发展的先进性、安全性和可靠性,加快聚变能实际应用进程。
“为实现未来聚变堆关键系统和部件的国产化,聚变堆主机关键系统综合研究设施瞄准聚变堆主机关键系统设计和研制,建成国际参数最高、功能最完备的综合性研究平台,预计在2025年底全面建成。”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所长宋云涛说。
此外,新奥集团自主设计建成国内首座中等规模球形环物理实验装置“玄龙-50”,并于2022年启动整体参数国际领先的球形环新装置新奥“和龙”建设。该公司认为,当前融合人工智能已成为加速聚变研发、实现数智“球形环+氢硼”聚变商业化的必要手段。据了解,新奥聚变研究的下一代球形环装置“和龙-2”的物理设计也已全面开展,将成为攻关和验证球形环氢硼聚变路线可行性的关键装置。
- 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国电机工程学会
- 国家核电技术公司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 火力发电分会(电机工程学会)
- 火力发电分会(中电联)
- 中国电力规划设计协会
- 中国电力建设企业协会
- 华润电力控股有限公司
- 国电电力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 华能国际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 大唐国际发电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华电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 山东黄台火力发电厂
- 中国华电集团发电运营有限公司
- 内蒙古蒙电华能热电股份有限公司
- 园通火力发电有限公司
- 广西柳州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 株洲华银火力发电有限公司
- 内蒙古岱海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 山西漳山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 湖北华电黄石发电股份有限公司
- 黑龙江华电佳木斯发电有限公司
- 陕西蒲城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 福建华电永安发电有限公司
- 开封火力发电厂
- 华电国际邹县火力发电厂
- 中山火力发电有限公司
- 山西阳光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 国电长源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 山东新能泰山发电股份有限公司
- 宜昌东阳光火力发电有限公司
- 扬州火力发电有限公司
- 太仓港协鑫发电有限公司
- 甘肃电投张掖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 陕西渭河发电有限公司
- 国投钦州发电有限公司
- 大唐淮南洛河发电厂
- 国电丰城发电有限公司
- 靖远第二发电有限公司
- 国华绥中发电有限公司
- 元宝山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 开封火力发电厂
- 云南华电巡检司发电有限公司
- 云南华电昆明发电有限公司
- 国投宣城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 山东黄岛发电厂
- 国投北部湾发电有限公司
- 西北发电集团
版权所有©火力发电网 运营:北京大成风华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京ICP备13033476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12478 本网站未经授权禁止复制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