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强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和外送通道建设,推动分布式能源开发利用,发展新型储能,促进绿电使用和国际互认,发挥煤炭、煤电兜底作用,确保经济社会发展用能需求。
煤电兜底怎么兜?火电企业怎么活?黄震、温枢刚、栾俊等,解题→
全国政协常委黄震:发挥好煤电兜底作用
全国政协常委,民进中央副主席、中国工程院院士黄震表示,煤炭长期以来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不可替代的重要贡献。能源转型的过程,是一个循序渐进、先立后破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煤炭和燃煤发电,将会从主体能源逐渐走向保障性能源、支撑性能源、调峰能源,这是必然的。未来,转型脱离化石能源将是大势所趋。
他认为,从现阶段来看,我们需要转变一个观念。以往一旦出现缺电,就多上煤电机组。实际情况是,我国总体富电量,短时缺电力。针对这种短期缺电力问题,应该更多用市场之手调节,充分激励用户侧挖掘灵活性潜力。必须认识到,随着煤电逐渐从主体走向保障或兜底,机组运行的时间将会越来越短,经济效益会越来越低。
他指出,近些年,可再生能源发电快速增加,由于新能源的波动性、随机性和间歇性,短时缺电的情况可能会越来常态化。这就需要通过科技进步,不断提高火电机组特别是煤电的灵活性,增强它的调峰能力,发挥好煤电兜底作用。同时,要加快推进辅助服务市场建设,探索煤电机组通过市场化启停调峰获取收益,建立煤电容量电价机制。
他建议,除增强煤电机组调峰能力外,非常重要的还有要通过市场机制去大力发展可中断用户、独立储能、分布式能源、可调电力资源,例如负荷聚合商、虚拟电厂等,加快电力现货市场建设,支持调节资源通过市场化方式获取收益。
全国政协委员温枢刚:夯实煤电未来发展定位 挖掘煤电减污降碳潜力
为进一步挖掘煤电减污降碳潜力,更好提升煤电兜底保供能力,促进能源电力与经济社会绿色低碳转型,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党组书记、董事长温枢刚建议:
一是夯实煤电未来发展定位。在能源电力“十四五”规划滚动修编和“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中,明确煤电发展定位和产业发展方向。未来,在逐步由基础保障性电源向系统调节性电源转型基础上,加大煤电机组灵活性改造力度以主动适应新型电力系统建设需要,加快部署煤电掺烧生物质+CCUS 研究和试点促进能源系统零碳、负碳发展,推进“煤电+”耦合发电参与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不断拓展煤电发展空间。
二是进一步挖掘煤电减污降碳潜力。统筹减排控排与电力电量,推动煤电沿着补容保量、控容减量、减容减量、保容控量路径发展;统筹低碳发展与效益效率,坚持系统观念,科学确定煤电机组深调幅度;统筹存量优化与增量提升,存量煤电要开展多能联供、辅助服务、综合能源服务,实现“低能耗、低排放、高能效”与“弹性出力”统一;围绕负荷中心、风光电外送基地、新能源调峰需求以及煤炭资源状况,合理布局承担能源保供与促进新能源消纳的清洁高效煤电,分区域推进煤电结构调整和布局优化。
三是大力提升煤电高质量发展水平。严格管控燃料市场,落实好煤电价格浮动机制,完善辅助服务市场,探索建立容量市场,持续优化煤电可持续发展环境。创新煤电转型发展思路,研究在沿江沿海地质条件好的煤电厂址部署高温气冷堆等改造,探索利用煤电厂址向可再生能源生产、储能中心、绿色能源创新中心、工业脱碳工厂、生物多样性生态公园等方面转型。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华电党组书记、董事长江毅谈及煤电
2023年,华电始终把服务保障国家能源电力安全作为义不容辞的使命责任,保障性电源应发尽发、多发满发,新能源应并尽并、能并早并,煤炭企业全力增产增供,圆满完成冬季供热、“两节”“两会”、亚运会等重要时段保供任务。集团自产煤量、自产煤内销率、铁路运输量创历史新高,发电总量、供热量增幅位居同行业前列,扎实保障了国家能源供应安全稳定。
2024年,中国华电树牢“国家思维”、胸怀“国之大者”,从维护国家能源安全和经济运行安全的大局出发,全面增强安全保障能力,更好发挥央企在关键时刻的“顶梁柱”“压舱石”作用,坚决守住民生用电和安全生产底线。要适应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带来的全新要求,健全应急保障体系,注重提升发电设备安全保障能力和调节能力。要把握煤电基础保障和系统调节的特点,通过“两个联营”“上大压小”“三改联动”,推动向清洁、高效、灵活转型。要始终坚持“两个至上”,严格落实“三管三必须”,加强安全体系建设,加大科技兴安投入,打造本质安全型企业。要优化燃料管理体系,健全完善电力生产组织体系,全面提升自主管理能力。要强化煤炭生产安全,释放优质产能,提高保障能力。
全国人大代表栾俊:促进传统煤电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全国人大代表、华能黄台电厂汽机检修队副主任栾俊在两会期间表示,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立足以煤为主的基本国情,抓好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增加新能源消纳能力,推动煤炭和新能源优化组合。基于此,我建议结合各省能源结构实际,根据新型电力系统和能源保障网建设需求,在新能源基地资源分配方面向能源保供突出的企业倾斜,并鼓励煤电和新能源进一步联营,促进传统煤电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为保障能源安全、深化能源电力新旧动能转换发挥更大作用。
我们将从“低碳转型”“改革深化”“新型电力系统构建”等方面,向“新”而行。向风、向光、向海、向“沙戈荒”绿动,积极发挥煤电兜底保障作用,勇担能源保供的“顶梁柱”和“压舱石”,争做电力发展的“排头兵”和“主力军”,加快助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助力经济全面绿色高质量转型发展,书写能源保供、转型发展、多能并进的新答卷。
全国人大代表李文辉:加快吉林省“风光火核储”一体化能源基地建设
全国人大代表、国家电投吉电股份白山吉电能源开发有限公司设备部副主任李文辉表示,推动东北振兴,加快吉林省“风光火核储”一体化能源基地建设目前还有问题待解:一是绿色能源基础建设未行成网络规模,需加大“绿色能源高效消纳路径及创新技术发展项目落地”扶持力度,形成新兴绿色能源产业规模。二是绿色能源成本较高,关键技术及商业模式仍处于示范阶段,政策和资金支持不足,绿色能源发展较慢,从而制约了一体化能源基地建设。三是新兴体系标准不完善限制了新兴绿色能源(氢、氨、甲醇等)及内陆核电产业的发展,风光火核储能源结构调整受限。
他建议,要完成“东西互济、内消外送、多能融合”的清洁能源大基地格局构建。以“新能源、综合智慧能源、氢能、储能”四条发展主线,积极探索新能源高效消纳路径和关键技术,目前已经落地建设大安风光制绿氢合成氨一体化示范项目(大安合成氨一期)、白城绿电园区新能源消纳基地等重大项目,正在推进汪清抽水蓄能电站、大安、梨树绿色甲醇、大安合成氨二期、白城二期保供煤电配套新能源等多个项目前期工作,拥有“吉林首核”赤松核电站场址。
与此同时,还应当加快6个基地建设规划:依托吉林西部丰富的风光资源和蒙东区域煤炭资源,打造白城风光火储一体化千万千瓦基地、白城绿电园区新能源消纳基地、氢基绿色能源千万千瓦绿电转化消纳基地三个基地;在吉林中部城市依托清洁供暖需求和氢能多元应用场景,打造清洁能源及氢能应用示范基地;依托吉林东部河流两岸山体与河谷落差大的地势条件,以抽水蓄能、核能为基础,打造两个融合式基地。
全国人大代表马晓燕:加快新煤电等“五新”项目建设
全国人大代表、陕煤集团神南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马晓燕表示,榆林市域资源禀赋独特,具有人才集聚、技术集聚、结构优化、综合利用四个方面的比较优势,突出体现在高水平建设区域科创中心,加快新煤矿、新油气、新能源、新煤电、新化工“五新”项目建设,全链条打造绿色低碳高端能化产业集群,发展壮大新质生产力。
马晓燕表示,我国是世界煤炭生产大国,矿山装备使用量为世界之最。实现能源产业升级改造,需要我们践行“节能减排、绿色制造、循环利用”要求,推动废旧矿山设备的绿色再制造,以此减少环境污染、降低资源浪费。
全国人大代表袁亮:统筹淮河流域煤炭开发与环境保护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安徽理工大学校长袁亮表示,党的十八大以来,淮河流域特别是两淮矿区,尽管在沉陷区治理上取得了诸多成果,但由于缺少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专项规划指导,缺乏重要的基础理论、关键技术、重大工程支撑,矿区水土资源与能源安全、粮食安全的矛盾仍然突出。
为此,袁亮提出两点建议。一是加强顶层设计,在国家层面编制淮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将沉陷区动态变化的水土资源与生态环境保护纳入淮河流域生态保护策略与水资源统筹管理,加强国家专项资金支持,建立健全矿区资源补偿和生态补偿机制,对“皖电东送”等淮河流域中部资源型城市用地指标等予以细化和重点倾斜。
二是支持开展基础研究、技术示范与重大工程建设。支持煤炭生态环境保护国家工程实验室重组,设立高潜水位矿区低损伤安全绿色开采与生态环境保护自然资源部野外实验基地。
全国人大代表张胜利:年产400万吨“煤制油”项目加紧二代技术研发
全国人大代表,国家能源集团宁夏煤业有限责任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张胜利表示,400万吨/年煤炭间接液化示范项目正在加紧二代技术研发。
宁煤公司依托400万吨/年煤炭间接液化示范项目,开展了37项重大装备国产化攻关。该项目是目前世界上单体规模最大的煤制油项目,占地面积560公顷,相当于27个鸟巢体育场;敷设电缆2.1万公里,相当于长城的总长度;工艺设备1.3万台,电气设备1.5万台,仪表设备11万台,阀门25万台,控制点21.7万个。
经过3年多建设,项目于2016年12月21日产出合格油品。装置整体国产化率高达98.5%。从2021年起连续3年油化品产量超400万吨,实现了安全、稳定、清洁运行。开发出的高端聚烯烃、白油、费托蜡、单碳正构烷烃等5大类、21种产品集群,实现了由单一油品向多元化、差异化产品的转变。
当前,宁煤公司正加快技术攻关和新产品研发,聚焦特种油蜡、核心催化剂、α烯烃以及精细化学品等特色领域,推进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工艺创新和成果创新转化,加快矿用润滑油、矿用柴油、井下加固高分子材料等一批内需产品推广,绿电绿氢与煤制油化工耦合步伐加快。
全国人大代表李国彪:提质升级 推进煤炭产业高质量发展
全国人大代表,晋能控股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李国彪表示,作为山西最大的煤炭生产企业,该集团将积极落实能源安全新战略,既要安全出煤、高效出煤、绿色出煤、低碳用煤,在稳量提质上下功夫,兜底保障能源安全,又要践行“双碳”战略,大力发展新能源和清洁能源,加快构建新型能源体系,助力经济社会绿色低碳转型。
全国人大代表张世丽:期待煤矿实现智能绿色开采
全国人大代表,潞安化工集团常村煤矿设备科副科长张世丽今年带来了促进煤炭工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
张世丽今年关注的重点之一是如何帮助基层解决制约智能化矿山建设发展的难题。“建议有关部门出台政策,鼓励科研人员到基层挂职锻炼,基层创新工作室的技术骨干可以顺畅地到科研院所进修,进一步优化双方交流程序,实现优势互补;建议高校注重智能化、智慧化矿山建设综合人才的培养,在设立采矿、机电、自动化专业的基础上,考虑设置智能化矿山建设专业。”张世丽表示。
张世丽介绍,绿色开采包括集约化开采模式、智能绿色开采技术与装备、高效率与高效益、井下无人少人作业、煤炭清洁低碳高效利用,实现环境生态化、开采方式智能化、资源利用高效化、管理信息数字化和矿区社区和谐化。
结合具体工作实践,张世丽提出了加快推进绿色开采技术推广应用的建议。一是建设智能绿色矿业与社会协调发展国家级综合试验区。二是建设智能绿色矿业示范基地。三是创新培育矿产资源型地区数字化产业新业态。四是开展矿区-城市智慧绿色小镇建设示范。五是建立矿区立体化开发体系。
全国政协委员姜耀东:解决大型煤炭矿区产能接续问题是当务之急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原副校长姜耀东在《关于促进大型煤炭矿区产能接续的提案》中,从加大煤炭资源勘查和资源评价工作力度,优化煤炭生产结构、煤炭资源配置等方面对此提出了建议。
他建议,首先,从国家能源安全和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的高度出发,科学界定大型煤炭矿区的战略地位。政府应出台相关政策,引导和鼓励企业加大对煤炭资源勘查、评价和开发的投入力度,积极进行煤炭资源的详细勘查和精密评价。特别是在未充分探明的地区,利用高科技勘探方法提高勘查精度和效率,以确保有足够的后备资源。
其次,在控制总体产能的基础上,对煤炭生产结构进行优化,规划并建设新的大型煤炭矿区,推进大型现代化煤矿项目的建设。加速新矿区特别是我国西部和北部地区如内蒙古、新疆等资源丰富地区的开发;加速审批和建设过程,以建立安全高效的煤矿、大型现代化露天煤矿以及智能化煤矿,提升大型煤炭矿区的稳定产能和增产潜力。同时,推动老旧矿区的技术改造和升级,提高资源利用率和环境保护水平。
最后,在资源配置上,通过政策引导和市场机制,推动煤炭资源的优化配置,实现煤炭资源的均衡分布。鼓励煤炭企业通过兼并重组、资源整合等方式,提高煤炭产业的集中度,优化产业布局。优先考虑资源枯竭矿区的企业,支持和鼓励这些企业进行资源接续开发。同时,优化煤矿项目的审批流程,简化证照办理手续,以促进煤矿项目按计划建成并达到产能。
全国政协委员赵建泽:加强炼焦煤资源保护性开采利用
全国政协委员,山西焦煤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赵建泽提交的《关于提升炼焦煤战略性资源供应保障能力推动工业经济体系健康稳定发展的提案》提到,炼焦煤具有原料和燃料双重属性,与传统动力煤不同,独特的强黏结性使其成为长流程炼钢工艺中高炉炼铁无可替代的原料,是钢铁工业不可或缺的“粮食”。
赵建泽表示,加强炼焦煤保护性开采、精采细采,高效利用好宝贵的炼焦煤资源,对于提升我国战略资源保障能力、推动工业经济体系健康稳定发展意义重大。为此,赵建泽就加强炼焦煤资源保护性开采利用提出三点建议。一是大力推广炼焦煤保护性开采技术。二是加快提升炼焦煤产业集中度和管理水平。三是全面提高炼焦煤入洗率和精煤回收率。
全国人大代表袁亮:促进大型煤炭矿区产能接续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原副校长姜耀东带来了《关于促进大型煤炭矿区产能接续的提案》,他表示,必须加大煤炭资源勘查评价工作力度。这不仅能为煤炭行业提供更为准确的数据支持,还能为国家能源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同时,要优化煤炭生产结构,提高煤炭资源利用效率和产出质量,通过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确保煤炭资源有效供给,保障国家能源安全。
- 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国电机工程学会
- 国家核电技术公司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 火力发电分会(电机工程学会)
- 火力发电分会(中电联)
- 中国电力规划设计协会
- 中国电力建设企业协会
- 华润电力控股有限公司
- 国电电力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 华能国际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 大唐国际发电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华电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 山东黄台火力发电厂
- 中国华电集团发电运营有限公司
- 内蒙古蒙电华能热电股份有限公司
- 园通火力发电有限公司
- 广西柳州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 株洲华银火力发电有限公司
- 内蒙古岱海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 山西漳山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 湖北华电黄石发电股份有限公司
- 黑龙江华电佳木斯发电有限公司
- 陕西蒲城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 福建华电永安发电有限公司
- 开封火力发电厂
- 华电国际邹县火力发电厂
- 中山火力发电有限公司
- 山西阳光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 国电长源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 山东新能泰山发电股份有限公司
- 宜昌东阳光火力发电有限公司
- 扬州火力发电有限公司
- 太仓港协鑫发电有限公司
- 甘肃电投张掖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 陕西渭河发电有限公司
- 国投钦州发电有限公司
- 大唐淮南洛河发电厂
- 国电丰城发电有限公司
- 靖远第二发电有限公司
- 国华绥中发电有限公司
- 元宝山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 开封火力发电厂
- 云南华电巡检司发电有限公司
- 云南华电昆明发电有限公司
- 国投宣城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 山东黄岛发电厂
- 国投北部湾发电有限公司
- 西北发电集团
版权所有©火力发电网 运营:北京大成风华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京ICP备13033476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12478 本网站未经授权禁止复制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