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采展示]安源电厂煤质检验中心获C... [企业新闻]西安热工院《热力发电》入... [电力科技]南方五省区2月全社会用电... [学术交流]广东公司“五学”打好理论...
首页 >> 新闻 >> 行业新闻
我国新型储能方案助力全球能源转型
时间:2024-09-25 10:57:23

         ↓底部

国家能源局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上半年,我国已建成投运新型储能项目累计装机规模达4444万千瓦/9906万千瓦时,较2023年底增长40%以上。从地区分布看,西北、华北地区已投运新型储能装机占全国50%以上。

随着我国“双碳”目标的提出以及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目标的确立,新型储能在整个电力系统的战略地位和重要作用正在进一步彰显。近年来,全球新型储能应用场景日渐丰富,在电力系统运行中发挥调峰、调频、调压等多种功能。

光热储能以环境友好受青睐

9月20日,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核集团”)宣布,全球装机容量最大的熔盐“线性菲涅尔”新能源光热电站——甘肃玉门10万千瓦光热电站并网发电。该电站利用太阳能集热的面积达130万平方米,使用熔盐作为吸收和储藏太阳能热量的介质,配置了8小时熔盐储热系统。项目并网后,将与已经建成的40万千瓦光伏发电项目、20万千瓦风力发电项目和1座330千伏的储能站一起,形成“光热储能+光伏+风电”示范项目。

据了解,聚光集热系统是塔式光热发电的核心系统,系统性能直接影响光热电站的效率与发电量。可胜技术经过十余年的技术研发与工程实践,已攻克定日镜设计制造、高精度聚光控制、大规模镜场集群控制等技术难题,成功研发了高精度智能定日镜、高效全自动校正系统、大规模镜场控制系统等聚光集热关键技术与装备,并形成有效专利103项(其中发明专利83项),软件著作权32项,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体系。

目前,全球光热发电市场正在逐渐发展壮大,尤其是在一些光照条件较好的地区,如西班牙、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家和地区。预计未来几年,具有能源效率高、环保节能、稳定性强等优点的中国光热发电会在能源市场上拥有更广阔的应用前景。

电化学储能新增装机迅猛

据日前发布的《光储置一体化解决方案蓝皮书》(以下简称《蓝皮书》)显示,在全球碳中和的大背景下,相比2020年、2023年的新增储能投运增长了近乎10倍(超100GWh)。截至2023年,全球新型储能的技术类型中,锂离子电池占比约97%,光热发电等其他技术装机也在逐渐增多。

《蓝皮书》认为,全球储能技术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目前电化学储能,尤其是锂离子电池占据了新型储能市场的主导地位,因其能量密度高、响应速度快、应用灵活而广泛应用于电动汽车、户用储能、新能源发电站与电网级项目。

此外,钠硫电池、全钒液流电池以及其他新兴技术也在特定应用场景中展现出潜力。相较于2022年、2023年锂离子技术的储能项目占比提高至97%,主要市场为中国、美国以及欧洲。

中国储能解决方案经济可行

储能按照应用场景可以分为电源侧、电网侧、用户侧储能,其中电源侧、电网侧储能又称为表前储能或大储,用户侧储能又称为表后储能。用户侧储能还可以细分为工商业储能与家庭储能,两者的区别在于客户群体。近两年来,我国的用户侧储能基本以工商业储能为主。

目前,中国市场依旧以表前储能项目为大头,其中独立储能装机量逐渐赶超源侧配储,表前储能主要分布于新疆、内蒙古、甘肃等地。根据美国能源信息署(英文简称“EIA”)的数据显示,2023年,美国超过11GW表前储能项目将推迟至2024年。2023年欧洲表前储能项目的主要新增地区在德国、意大利以及英国。


         ↑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