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采展示]安源电厂煤质检验中心获C... [企业新闻]西安热工院《热力发电》入... [电力科技]南方五省区2月全社会用电... [学术交流]广东公司“五学”打好理论...
首页 >> 会展 >> 会展信息
2025全国发电机组低碳及灵活性改造技术研讨会在京成功召开
时间:2025-08-10 11:26:49

         ↓底部

2025年8月7日,2025全国发电机组低碳及灵活性改造技术研讨会在北京西苑饭店召开。本次会议旨在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关于能源结构调整和节能减排的政策要求,进一步推动电力行业煤电机组灵活性改造技术的发展与应用,提升煤电系统调节能力,促进新能源消纳,研讨交流氢冷等发电机组低碳及灵活性改造过程中的新技术新经验,赋能新质生产力,助推能源行业高质量发展。

  本次研讨会在中国设备管理协会指导下,由中国设备管理协会品牌建设与技术应用委员会联合中国电机工程学会清洁低碳发电专业委员会共同主办,《中国设备工程》杂志社、《电力设备市场》杂志社承办,得到了中华环保联合会能源环境专业委员会、中国电机工程学会智慧用能与节能专业委员会、《洁净煤技术》杂志社、《中国电力》杂志社、东方电气自动控制工程有限公司、哈尔滨电机厂有限责任公司、上海电气电站设备有限公司、上海发电机厂、河南省日立信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五洲全电传媒广告有限公司等单位的大力支持。

  来自国家部委有关部门领导,知名专家,大中型发电、火电、热电联产、设备制造、工程技术服务等企业领导,各地电力设计院、科研机构、高校相关研究团队负责人,以及能源监管、地方电力管理部门和受邀代表等近300人参加。

  本次会议旨在深入贯彻国家能源结构调整和节能减排政策,推动煤电机组灵活性改造技术发展与应用,提升煤电系统调节能力,促进新能源消纳 ,交流低碳及灵活性改造新技术新经验,助力能源行业高质量发展。

  开幕致辞

  1、中国设备管理协会会长、国务院国资委机械工业经济管理研究院党委书记兼院长徐东华,中华环保联合会能源环境专业委员会秘书长郭云高 ,以及河南省日立信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博分别致辞讲话,强调了煤电机组低碳及灵活性改造对能源转型和新型能源体系建设的重要性,鼓励参会人员积极交流合作,共同推动技术进步与产业发展。

  2、主题演讲

  (1)、国家能源局原副局长、十四五国家能源规划专家组组长吴吟:作《强化煤电机组低碳及灵活性改造,赋能新型能源体系建设》主题演讲,指出煤电机组改造是构建新型能源体系的关键环节,分析当前能源形势下煤电面临的挑战与机遇,强调通过技术改造提升煤电灵活性和低碳水平,促进煤电与新能源协同发展,为新型能源体系建设提供稳定支撑 。

  (2 )、中国能源研究会副理事长、大唐集团原党委书记、董事长陈进行:发表《低碳目标下的新一代智慧电厂建设》演讲,阐述智慧电厂建设在低碳目标下的重要意义,介绍新一代智慧电厂建设理念、关键技术及实践案例,包括智能化控制、数字化管理、多能互补等方面,为煤电企业转型升级提供思路。

  (3)、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华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特级专家、设计总工程师张广文:《煤电灵活性内涵及全负荷保效提效技术》,深入解读煤电灵活性内涵,介绍全负荷保效提效技术原理、应用及效果,通过技术手段实现煤电机组在不同负荷下高效稳定运行,降低能耗,提高机组经济性和灵活性。

  (4)、 国能宁夏石嘴山发电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陈铁锋:《基于火电机组深度调峰的探索与实践》,分享该公司在火电机组深度调峰方面的实践经验,包括技术改造措施、运行管理优化及遇到的问题与解决方法,为其他企业开展深度调峰提供参考。

  (5)、河南日立信股份公司氢能事业部总监孔德培:《新一代氢冷机组智慧氢控安全技术的应用》,介绍新一代氢冷机组智慧氢控安全技术原理、特点及应用案例,该技术提高氢冷机组安全性和可靠性,保障机组稳定运行,为氢冷技术在煤电机组应用提供技术支持。

  (6)、 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原副总工程师、研究员孟玉婵:《氢冷发电机用介质的技术管理》,阐述氢冷发电机用介质特性、技术要求及管理方法,强调介质管理对氢冷发电机安全运行重要性,从介质选用、监测、维护等方面提出建议 。

  (7)、 大唐集团科学技术研究总院有限公司新一代煤电技术研究中心总监伍小林:《双碳战略下现役煤电机组运行有关问题和建议》,分析双碳战略下现役煤电机组运行面临的问题,如碳排放压力、灵活性不足等,从技术改造、运行优化、政策支持等方面提出应对建议 。

  (8)、 东方电气自动控制工程有限公司工程技术中心副主任王健:《火电智慧产品研究及实践》,介绍火电智慧产品研发情况及在实际项目中的应用,包括智能控制系统、设备健康监测系统等,展示智慧产品对提升火电生产智能化、自动化水平作用。

  (9)、 华能丹东电厂生产副厂长王建:《电力市场现货交易模式下如何统筹火电机组灵活性、节能与安全》,探讨电力市场现货交易模式下,火电机组如何在保障灵活性、节能与安全之间实现平衡,从运行策略调整、技术改造升级等方面提出措施。

  (10)、哈尔滨电机厂大电机研究所绝缘室主任、博士杨洲:《灵活性运行工况对大型汽轮发电机绝缘系统潜在影响及关键技术升级》,分析灵活性运行工况对大型汽轮发电机绝缘系统潜在影响,介绍关键技术升级措施,提高绝缘系统可靠性,保障发电机在复杂工况下安全运行。

  (11)、 电力燃煤机械机械标委会副主任委员、中国能建集团装备公司原副总经理岳君:《运用声波测温技术优化锅炉燃烧系统,实现电厂节能减排》,介绍声波测温技术原理及在锅炉燃烧系统优化中的应用,通过实时监测温度场,调整燃烧参数,实现节能减排目标 。

  (12)、上海电气集团上海发电机厂服务事业部专业副总工程师顾春雷:《新一代煤电升级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对发电机的要求和应对措施》,解读新一代煤电升级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对发电机技术、性能等方面要求,介绍上海电气在发电机设计、制造、改造等方面采取的应对措施 。

  高峰对话

  针对煤电机组灵活性改造热点、难点问题,如改造成本、技术可靠性、政策支持等,各相关专家与嘉宾展开深入讨论,并就各电网企业、发电集团、电力规划设计院、施工建设单位及设备厂家等在实际工作中遇到问题进行互动交流 。来自国家电网山西省电力公司教授级高级工程师,调研员赵俊屹教授, 从事过发电调度,电网调度,电力市场构建和新能源并网的相关工作,重点介绍了山西能源大省践行能源转型排头兵中,火电机组率先实施调峰和调频两个方向的灵活性改造工作,介绍了山西现货市场和调频辅助服务市场建设运营情况。大家认为,煤电机组灵活性改造需政府、企业、科研机构多方协同,加大政策支持和技术研发投入,建立合理成本疏导机制,推动改造工作顺利进行。

  转型路径与实践探索

  会上相关专家表示,转型关键路径体现在理念、政策与技术三方面。理念上,煤电产业打破“被动减碳”思维,向“碳中和经济价值创造者”进阶,构建“源网荷储”协同体系,从末端治理转向负碳循环起点。政策上,创新构建“激励-约束-协同”体系,金融工具助力技术研发,部门协同打通政策壁垒,市场机制让“灵活调峰”转化为经济收益,国际合作推动技术标准接轨。

  技术层面实现系统重构赋能。氢冷技术经德国电厂验证,效率提升6%-8%、碳排放降30%,正加速国内试点;超临界循环技术实验室成果显著;数字孪生在智慧电厂应用使运维成本直降20%;二氧化碳捕集利用技术落地示范。西安热工研究院副总工程师孟玉婵表示,氢能发电向核心支撑技术演进,氢冷发电机在600MW及以上火电机组成熟应用,搭配PEM电解水制氢实现“即产即供”,机组效率达98-99%,较传统水冷机组降低煤耗约2g/kWh。氢能柔性电源通过燃料电池与燃气轮机掺氢技术发挥作用,2030年燃料电池发电装机将突破2万千瓦。

  实践案例丰富多样。智慧电厂建设方面,中国大唐集团原董事长陈进行表示,智慧电厂以数据驱动实现智能化管理,某试点电厂投运两年成标杆,在安全管理、经济运营、管理模式上成效显著,积累了顶层设计先行等四大经验,技术要求聚焦调峰能力等方面,创新技术成果丰硕。企业转型典范中,国能宁夏石嘴山发电有限公司董事长陈铁峰讲述,企业曾连续7年亏损,2024年调整燃煤结构,攻克20%负荷稳燃难题,获深度收益2.12亿元,“32字方针”和完善管理机制发挥关键作用,设备改造提升了机组调节能力。

  保障体系与未来展望

  标准体系为转型提供重要支撑。河南省日立信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博表示,标准是新能源消纳与氢能发电安全的核心支撑,2004年相关研讨会明确技术底线,形成解决方案,填补国内标准空白。中华环保联合会能源环境专业委员会秘书长郭云高表示,联合会编写相关团体标准,兼顾技术与经济可行性,在生态环境部国标设计中反馈意见,弥补环保标准空白。

  未来,电厂智能制造趋势明显。氢能柔性电源潜力进一步释放,全自主调节成智慧电厂新目标,行业分化持续加剧。陈铁峰认为,未来五年是电厂智能制造改造关键期,率先转型的企业将在新型电力系统中占核心地位。此次研讨会是煤电转型的“行动号角”,发电机组低碳及灵活性改造正加速突破,为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注入动能,助力能源转型行稳致远。

  本次研讨会内容丰富、针对性强,从不同角度研讨交流当前中国能源结构调整、节能减排和电力行业煤电机组灵活性改造等情况。通过与会专家和企业代表实践分享,进一步拓宽参会人员视野,提升行业认知高度,助力电力企业以创新实践赋能新质生产力。与会代表纷纷表示受益匪浅,将把会议成果带回各自单位,推动煤电机组低碳及灵活性改造工作深入开展 。会议对促进中国煤电行业技术进步、实现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具有积极意义,为相关企业和机构提供交流合作平台,为后续工作开展奠定良好基础。


         ↑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