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IEA 与NEA 报告:多种发电模式成本中核电最低
在风电倡导者的叙述中,风力发电的经济效益日益提高,发电成本已经接
近煤电,低于核电。核电的推行者也不甘示弱,宣称,核电成本比风电要低一半
左右。那么到底哪种发电模式的成本低呢?
3 月末,国际能源署(IEA )与经合组织下属的核能机构(NEA )联合发
布了一个名为《发电成本预期(2010年版)》的报告。这份报告被认为是迄今为
止对发电成本给出的最权威和最详尽的说法。
IEA 联手NEA 召集了来自28个国家的50多名科学家,对21个国家的190 座
电站进行了研究比较。这些电站样本中有34座是没有采取碳捕捉措施的燃煤电站,
14座为应用了该技术的燃煤电站。还有27座天然气电厂,20座核电站,18个陆上
风电场,8 个近海风电场,14座水电站,17座太阳能光伏电站,20座热电联产电
厂,和18座采用其他燃料和技术的电厂。该报告还参考了我国20座在建电站的相
关数据。
报告指出,当贴现率为5%时,需要大量投资的核电就优于煤电,成为最有
竞争力的发电模式。当贴现率设定为10% 时,燃煤电站就是最经济的选择。一般
情况下,5%的贴现率反映了在受到监管的市场环境中可以接受的风险;而10% 的
贴现率更多地体现了在一个开放的市场环境中可以接受的风险。报告显示,即使
在贴现率为10% 的情况下,亚太地区的核电平均成本仍要比风电低一半左右。
核电站的成本中包括了核电站整修及运行维护费用、核废料处理成本以及
退役费用。不得不指出的是,由于经合组织国家近年来缺乏建设核电站的经验,
这个报告中关于核电站成本的很多数据都来自韩国。而韩国建设核电站的成本相
对较低。这也就意味着,其他国家新建核电站的成本可能要高出很多。在报告中
核电厂的经济寿命被设定为60年。而在这两个机构2005年发布的报告中,核电厂
的经济寿命被设定为40年。NEA 秘书处主任赛尔日。葛斯告诉《中国能源报》记
者,数字的变化反映了市场的变化,现在大多数商用核电站的预期使用年限都为
60年。
在近海风电场的成本方面,这个报告有一个很大的遗憾。报告中没有任何
关于丹麦近海风电的数据,而丹麦无疑是发展近海风电经验最丰富的国家。
值得注意的是,这个报告假设碳价在30美元/ 吨。而当前世界最大碳交易
市场欧洲碳交易市场的碳现货价格在17美元左右,远低于报告中采用的碳价。报
告在计算风电成本时,也没有把用来配合风电的备用电站的成本计算在内。另外,
报告中的所有计算都没有考虑输配电费用。而备用电站和传输成本也是风力发电
中所占比例较大的两块。
从技术及发展模式成熟度来看,风力发电在清洁能源中已经是相对成熟的
了。很多国家看好风电,也是因为它的成本优势。那么风电的成本到底是高还是
低呢?据北京大学环境经济与政策研究组研究成果显示,中国风电在综合考虑了
装机容量、技术水平提高等因素变化的前提下,成本有逐步下降的趋势,预测的
极限成本为0.22元/kWh. 而当成本到达0.25元/kWh时,风电在价格上就有了和煤
电竞争的条件。
报告在总结部分中指出,没有哪一种发电方式在全球范围内具有一贯的经
济优势。报告的作者还指出,当前的电力投资市场,是1983年NEA 开始发布发电
成本预期以来,不确定性最大的。作者分析了五个导致不确定性加剧的原因。第
一,电力公用设施的私有化和能源市场的自由化使研究数据很难获得。第二,行
政因素加大了电力成本的不确定性,例如,碳价格、天然气价格、碳捕捉技术的
推行、上网电价补贴政策、可再生能源的鼓励政策和对核能的监管政策等都会影
响到发电成本。除了这两个最重要因素,新技术的应用、经合组织国家近年来新
建电厂减少和通货膨胀这三个因素也加剧了发电市场的不确定性。
NEA 在1983年首次对经合组织国家的预期发电成本进行研究并公布其研究
成果。之后定期开展研究,研究覆盖的国家和发电类型逐步扩大。这次是系列研
究报告中的第7 次。葛斯对《中国能源报》表示,发布报告的目的是对发电行业
的现状进行一个客观的评估,来为研究决策者、电力管理者和能源分析师提供参
考信息;虽然核电在众多研究案例中有明显竞争力,但是发展核电还是要因地制
宜。
- 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国电机工程学会
- 国家核电技术公司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 火力发电分会(电机工程学会)
- 火力发电分会(中电联)
- 中国电力规划设计协会
- 中国电力建设企业协会
- 华润电力控股有限公司
- 国电电力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 华能国际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 大唐国际发电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华电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 山东黄台火力发电厂
- 中国华电集团发电运营有限公司
- 内蒙古蒙电华能热电股份有限公司
- 园通火力发电有限公司
- 广西柳州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 株洲华银火力发电有限公司
- 内蒙古岱海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 山西漳山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 湖北华电黄石发电股份有限公司
- 黑龙江华电佳木斯发电有限公司
- 陕西蒲城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 福建华电永安发电有限公司
- 开封火力发电厂
- 华电国际邹县火力发电厂
- 中山火力发电有限公司
- 山西阳光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 国电长源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 山东新能泰山发电股份有限公司
- 宜昌东阳光火力发电有限公司
- 扬州火力发电有限公司
- 太仓港协鑫发电有限公司
- 甘肃电投张掖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 陕西渭河发电有限公司
- 国投钦州发电有限公司
- 大唐淮南洛河发电厂
- 国电丰城发电有限公司
- 靖远第二发电有限公司
- 国华绥中发电有限公司
- 元宝山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 开封火力发电厂
- 云南华电巡检司发电有限公司
- 云南华电昆明发电有限公司
- 国投宣城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 山东黄岛发电厂
- 国投北部湾发电有限公司
- 西北发电集团
版权所有©火力发电网 运营:北京大成风华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京ICP备13033476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12478 本网站未经授权禁止复制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