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采展示]安源电厂煤质检验中心获C... [企业新闻]西安热工院《热力发电》入... [电力科技]南方五省区2月全社会用电... [学术交流]广东公司“五学”打好理论...
首页 >> 新闻 >> 企业新闻
中国华电中国电力崛起的地标
时间:2018-09-30 08:40:47

         ↓底部

观澜索源中国电力体制改革的历史,不得不提到华电龙口发电股份有限公司,其前身山东省龙口发电厂开创了我国集资办电的先河,历经政企分开、厂网分开、国有资产重组,是中国电力体制改革的里程碑式企业。振叶寻根,龙电人的勇气筑造了中国电力体制改革的尖兵,启迪着中国电力体制改革的大思维、大手笔、大视野。

敢为人先 首开集资办电先河

1978年是一个值得纪念的年头,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国民经济也因此步入高速发展轨道。然而,电力却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解决缺电问题引起了国家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其间,龙口电厂建设项目因为资金短缺,迟迟不能列入国家计划。“集资办电”从一开始的私底下小心议论渐渐转化为一种呼声。

一段谈话引出了中国电力体制改革思路

1980年冬季的一个傍晚,时任中国电力部部长的李鹏同志一行散步到济南纬二路大观园附近,他指着街道昏暗的路灯不解地问:“你们济南连霓虹灯也没有?”

山东电力工业局的陪同人员答道:“有!但不让开。我们山东缺电,您又不给我们投资。”

李鹏部长闻言哈哈大笑,并随后作出指示:“你们刚才在车上提到的集资办电构想是可行的,可以一试。有适合建电厂的地方么?”

“有啊,烟台就很好,地处沿海又有煤矿。”陪同人员再一次回答。

“是不是可以考虑在烟台范围内发行股票,五年内还本付息?”李鹏部长建议。

就在那一个傍晚,中国电力体制第一次改革的思路确定了。山东各级政府迅速行动,龙口电厂派出人员在烟台各县政府、乡镇、企业大力宣讲集资办电的好处,可谓苦口婆心。几经努力,龙口电厂70%的建设资金通过发行股票形式得到解决,其余30%由国家投资。

龙口电厂建厂集资发行的股票没有向个人发行。当时地方财政也是捉襟见肘,只能将股票向地方国有企业、乡镇企业、生产大队募集。捏着“股票”的百姓,无不担心自己的血汗打了水漂。然而当他们手中的“股票”再一次换回真金白银时,他们笑了。龙口电厂兑现了对胶东父老的承诺,提前一年返本付息。

1985年,国务院《关于鼓励集资办电和实行多种电价的暂行规定》出台,把龙口电厂集资办电的成功经验推向全国。龙口电厂首开了集资办电先河,打破了一家办电、千家要电的旧格局,开辟了各方集资、多家办电的新局面。同年4月21日,时任国务院副总理李鹏视察龙口电厂时亲笔题词:“集资办电,全国首创,满发稳发,保证安全”。

集资办电成功了,龙电人抓住了属于自己的机会,成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随后,二期、三期工程相继以集资办电的模式建成。1996年,龙口电厂步入了“百万大厂”的行列,成为山东省第三大发电厂。

1981年12月17日,龙口电厂举行开工典礼

从集资办电到集资建港的延伸

一支队伍向前进,总有一些人走在前面,他们的思路和胆识、才华与干劲是这支队伍前进速度的保障。继集资办电成功之后,又有一个大胆的构思在决策层酝酿:能否以集资的方式建一座发电厂专用码头?

这是一个跨行业的构思,必须经过电力部、交通部的许可,难度之大,可以想象。有集资办电的先行经验,再经过反复论证与多方谈判,龙口电厂专用码头以集资方式建成了。随后,龙口电厂第一条万吨轮船开始了首航,打破了中国发电企业没有万吨运煤船的历史。当其它电厂纷纷抱怨购煤难、运煤更难的时候,龙口电厂的两艘万吨巨轮汽笛长鸣,穿梭在渤海湾内,将煤炭源源不断地运进厂区。龙口电厂集资建港的举措为发电企业实行电、港、运联营模式积累了经验。同时,这也是龙口电厂能够在煤价高企、煤电企业大幅亏损时期持续保持盈利的奥秘所在。

1985年4月21日,时任国务院副总理李鹏视察龙口电厂时亲笔题词:“集资办电,全国首创,满发稳发,保证安全”

勇立潮头 向改革要效益问出路

改革开放大潮冲击着旧体制,也冲击着陈旧观念与狭小眼界,改革时代是一个不断超越、不断创新的时代。大到一个民族、一个企业,小到每一个人,都在经历从超越中发展、从发展中强大的过程。

在计划经济时期,电力行业流传这样一句戏言:“建电吃冒顶,发电吃煤耗”,就发电企业而言是不用过多地考虑煤耗的。然而,当电力体制改革进入“政企分开”阶段,发电企业再想依靠财政补贴过日子已是“明日黄花”。企业要生存、要发展必须进行变革。

这是一场企业内部的革命。在这一环境下,龙口电厂“双增双节”“创一流”等一系列活动轰轰烈烈地展开;这是一场改变职工心智的变革,职工从改革的被动者,换位成为推动者。从节约一滴水、一张纸、一度电开始,各种技术革新、管理创新项目层出不穷。

一个萝卜一个坑 每个职工都是攻坚克难勇士

1998年,德国瑞伏特公司中速磨设计专家团来华访问期间,向陪同工作人员提出想见见龙口电厂的王明润师傅,他们要当面向他表示感谢,因为王明润找到了中速磨“炸辊”的原因,解决了一个长期困扰全球电力生产的难题。

为了查找中速磨“炸辊”原因,王明润长时间呆在磨煤机里。经过几个月查找,他认定磨煤机的设计有问题。反馈到生产厂家,生产厂家回复:他们的设备是严格按照德国瑞伏特公司图纸进行加工,不可能存在问题。

没有人敢将这几百万元的大型设备交给一个普通工人进行改造,也没有人敢质疑德国进口技术,设备改造工作陷入僵局。在王明润央求下,车间主任、技术员、技术总工程师一行数人来到了会议室。在众人注目中,王明润端出了一个用萝卜刻出的中速磨模型,向与会人员进行了讲解:

“请各位领导原谅,我只有初中文化,无法为大家画一张详细的剖析图,只能让大家来看这个模型。由于中速磨设计上的失误,磨辊没有引导装置,经常会出现磨辊无法回位的现象,磨辊制造采用耐磨金属材料,而耐磨金属普遍存在脆性,卡在磨盘上的磨辊受到外力挤压时就会出现炸辊现象。按我的设想,我们在磨辊上加装引导装置,引导磨辊进入磨道,就可以避免炸辊……”说到最后,王明润情绪激动起来:“我可以在这立下军令状,你们给我一个机会,我保证一次性解决这个难题!”

与会人员经过激烈讨论,感觉王明润的建议可行,技术总工程师当场拍板:“按王明润提出方案进行中速磨改造。”中速磨改造一举成功,当年龙口电厂中速磨综合改造项目获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这一技术迅速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推广。

在龙口电厂的厂房内,每走一步都能看到一个或数个革新项目,王明润只是一个普通检修工人,仅他个人就提出了17项大的革新项目并得到了应用,小修小改之多,连他自己也计算不出。

再立电改潮头 为“厂网分开”探寻道路

2000年,龙口电厂作为山东省“厂网分开”首批试点企业,组建了“山东百年电力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实现了体制创新,继集资办电之后,又一次走在电力改革的前列。

以现代企业制度为依托,百年电力顺利完成质量管理体系、环境管理体系、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整合,步入国际化标准管理的轨道。秉持“敢为人先,不断超越”的企业精神,立足企业长远发展,3年时间完成全部6台机组增容改造,总装机容量由100万千瓦时增加到110万千瓦时,发电煤耗、厂用电率逐年降低。百年电力的运营有力地表明发电侧改革的可行性,坚定了电力体制推行“厂网分开”的决心与信心。

然而,完成了机组改造,奠定了安全生产基础,做好了竞价上网准备的龙口电厂,却遇到了发展的瓶颈。公司资产几经易手,百电电力在投资者眼里是一只不用投入便可以下蛋的“金鸡”。百电电力开始从“领跑者”的位置退了下来,无奈地看着同行一个个超过。百年电力“折戟沉沙”,却为电力体制厂网分开的实施积累了经验:关系民生大计的电力企业必须依靠集团化优势,走安全高效、清洁低碳的发展模式。

2000年,龙口电厂作为山东省“厂网分开”首批试点企业,组建了“山东百年电力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回归央企 实现华丽转身

收购百年电力资产的决议摆在了各发电集团老总们的案头,这支中国电力体制改革的尖兵,该“归建”了。2010年,百年电力加入华电集团,又一次回到国有企业的旗下。

以人为本 融入华电大家庭

在收购百年电力的过程中,各大集团都看好了该企业持续的盈利能力,而支撑起利润亮点的,正是该企业在30年的探索与拼搏中,为中国电力锻造的一支能打硬仗的职工队伍。

该如何让我们的职工快速融入“华电集团”?如何跟上华电集团经营发展的思路?这是当时公司上下普遍议论的话题。

“在目前外部发展环境不明朗的情况下,先让我们的检修人员走出去,让他们开阔一下眼界,也让同行们看一下我们的风采!”检修人员积极请缨。

2013年8月,龙电检修运营公司应时成立。业务开展、工程调研、人员组建、规章制度建立各项工作同时展开。

该出征了,临行前支部书记站在队伍面前郑重地说:“我给你们一个承诺,在你们外出的日子里,我保证你们每一个人家中没有后顾之忧。而我也要你们一个保证,别丢了我们龙电人的脸面。”

“走出去”的检修人员,圆满地完成了各项检修工程,在不足一年的时间里,龙电检修运营公司就收获满满。龙电人让同行惊艳了,错过电力发展黄金期的龙口电厂竟然打造了这样一支“彪悍”的队伍。华电集团为这支队伍提供了一个展示实力的平台,一个个、一批批龙电人凭借自己的实力走出去,走到新的工作岗位,他们带着龙电人的智慧与魄力以精英的姿态走到华电集团的各个角落,融入到华电大家庭中。

百年电力股权及管理交接仪式,它又一次回到国有企业的旗下

有破有立 期待涅槃后重生

2015年11月25日,龙电一、二号机组厂房在龙电职工的注目下开始拆除,那一刻,他们心中充满着惋惜与无奈。几天后,那巍峨的身躯在大型机械的轰鸣与撕咬中日渐枯瘦。6个月后,随着最后一声爆破声,被称为“龙口第一囱”的一期烟囱轰然倒下,完成了它32年的光荣使命。

一位女职工对着记者的镜头,伸着颤抖的手,许久才说:“……我从参加工作就在这台机组,它陪了我30年……”话没说完已泣不成声。

一位老师傅满怀深情地说:“30年来,我一直是以这根烟筒辨别风向,它是我们回家的坐标……”

“一期工程拆除是公司推进转型升级、助力新旧动能转换的重要举措之一。”华电龙口公司总经理孔凡平解释说。

“让每一度电都愈发纯净,让每一度电都是绿色的,为子孙后代守住碧海蓝天。”为了这句承诺,华电龙口公司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脱硫、脱硝、超低排放改造,使一台台传统老机组实现“绿色转身”。

领导班子审时度势,立足现实、兼顾长远,确立企业发展目标,“二次创业”战略全面实施。

2014年12月18日,华电龙口风电一期项目并网发电,实现了龙口地区风电“零”的突破。

2016年9月29日,华电龙口公司四期1×66万千瓦热电联产项目获得核准。

2017年11月14日,华电龙口公司2×400兆瓦级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热电联产项目顺利通过华电集团立项决策,并成功获得烟台市发改委核准。

截至2017年底,公司供热面积突破600万平方米……

这一系列的成绩都是回归央企、借助大集团优势取得的。

龙电是一座丰碑,是中国电力崛起的地标。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领跑到今天的奋起直追,龙电改革发展为中国电力体制改革写下了浓重的一笔。回望历史,在共和国改革开放浩荡长风里走来的龙电人,在爬坡过坎中寻找发展之路的龙电人,每一步都带着坚实的印记。展望未来,我们有理由相信,龙电人必将在奋斗中不断创造属于自己的辉煌,龙电也必将浴火重生,在电力发展和改革中勇立潮头。

2015年11月25日,龙电一、二号机组厂房在龙电职工的注目下开始拆除

本文刊载于《中国电力企业管理》2018年09期,由中国华电集团有限公司供稿。


         ↑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