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12月6日,中核集团自主研发的我国首套军民融合核安全级DCS平台――“龙鳞系统”(NASPIC)正式发布。这一平台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已通过最高等级的功能安全认证,部分关键指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这意味着我国核电站“神经中枢”不再被国外“卡脖子”,而且“龙鳞系统”具备“走出去”条件,有助于我国核电技术实现整体出口。
中核集团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设计所所长助理刘艳阳在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龙鳞系统适用于核电站、研究堆、小堆等多种类型项目,与国外的DCS平台相比在成本上有极大的降低,后续的技术研发方向将是智能化、无人值守等。
据中核集团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副院长吴琳透露,目前龙鳞系统已经有2个真实的工程订单,后续订单正在最终确认,预计将在融合后的“新”华龙一号项目中应用。
核电站数字化仪控系统,简称“DCS”,被称为核电站的“神经中枢”。其中,核安全级DCS作为DCS的关键组成部分,用来完成事故工况下反应堆安全停堆、专设安全设施驱动等功能,限制或减轻事故后果,保障反应堆及人员安全,是核电站安全运维的关键。
值得注意的是,长期以来这项技术只有少数发达国家掌握,我国在役核电站大部分DCS系统都是进口,技术上的受制于人也抬高了造价成本。
按照中核集团“龙腾2020”总体部署,中核集团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自2013年起正式启动该项目的研发,坚持全数字化、全自主化、全过程监管,经过包括安全级通信协议、高可靠的微内核引导软件等在内的一系列核心技术攻关,历时5年完成。
“龙鳞系统”包括主控制站、安全显示站、网关站、工程师站等,目前在软件和系统集成方面已经实现100%的国产化,具有高安全性、高可靠性的特点。
中核集团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设计所仪控中心主任吴志强介绍说,与国外DCS平台相比,“龙鳞系统”继承了军用安全级平台和华龙一号先进堆芯测量系统等安全级设备的核心技术,后发优势使之更加成熟可靠;设计、验证、试验鉴定等各个环节符合了最新、最全、最严格的国际和国内标准要求;采用先进可靠的信息安全技术,通信误码率低至10-11,领先国际标准一个量级;机械结构具备高抗震性能,能够保证极端自然条件下的正常工作,满足三代核电要求;研发了具备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安全操作系统,有利于之后的程序迭代。
中国核能行业协会主任赵成昆表示,新形势下,关键仪控系统“突破”国外技术垄断,实现自主化,有力突破出口限制,将助力“华龙一号”走出去。
在他看来,世界核电发展整体呈上升趋势,与其相关的设备市场空间得以释放,按单台核电机组投资150亿元、设备成本占比60%计算,建设一台核电机组就可以释放设备市场空间90亿元。
- 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国电机工程学会
- 国家核电技术公司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 火力发电分会(电机工程学会)
- 火力发电分会(中电联)
- 中国电力规划设计协会
- 中国电力建设企业协会
- 华润电力控股有限公司
- 国电电力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 华能国际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 大唐国际发电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华电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 山东黄台火力发电厂
- 中国华电集团发电运营有限公司
- 内蒙古蒙电华能热电股份有限公司
- 园通火力发电有限公司
- 广西柳州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 株洲华银火力发电有限公司
- 内蒙古岱海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 山西漳山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 湖北华电黄石发电股份有限公司
- 黑龙江华电佳木斯发电有限公司
- 陕西蒲城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 福建华电永安发电有限公司
- 开封火力发电厂
- 华电国际邹县火力发电厂
- 中山火力发电有限公司
- 山西阳光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 国电长源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 山东新能泰山发电股份有限公司
- 宜昌东阳光火力发电有限公司
- 扬州火力发电有限公司
- 太仓港协鑫发电有限公司
- 甘肃电投张掖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 陕西渭河发电有限公司
- 国投钦州发电有限公司
- 大唐淮南洛河发电厂
- 国电丰城发电有限公司
- 靖远第二发电有限公司
- 国华绥中发电有限公司
- 元宝山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 开封火力发电厂
- 云南华电巡检司发电有限公司
- 云南华电昆明发电有限公司
- 国投宣城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 山东黄岛发电厂
- 国投北部湾发电有限公司
- 西北发电集团
版权所有©火力发电网 运营:北京大成风华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京ICP备13033476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12478 本网站未经授权禁止复制转载使用